
波罗的海三国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1、波罗的海三国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靠拉脱维亚地下储气供应
法新社刚刚援引拉脱维亚一天然气输送和储存运营商首席执行官(CEO)的话称,波罗的海三国自4月1日起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报道称,拉脱维亚天然气输送和储存运营商Conexus Baltic Grid的CEO 乌尔迪斯· 巴里斯对拉脱维亚电台声称:“如果说对于俄罗斯交付(天然气)是否值得信任仍存疑问,那么当前的事件清楚地向我们表明,这种信任已不复存在” ,“自4月1日起,俄罗斯的天然气将不再输入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
他还补充说,波罗的海市场目前由拉脱维亚地下储存的天然气供应。
立陶宛也作出类似表态。法新社称,立总统瑙塞达4月2日在推特上呼吁欧盟其他国家以波罗的海国家为榜样。
“从这个月开始,立陶宛不再供应俄罗斯天然气。” 瑙塞达声称,“多年前,我国作出的决定,如今将使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断绝与‘侵略者’的能源联系”,“如果我们能做到,欧洲其他国家也能做到!”
不过,对于欧洲国家来说,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并不容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多国在能源等领域受到冲击,美国和欧盟对俄全方位制裁的反噬效应正在持续显现。欧盟国家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约三成和四成来自俄罗斯。俄乌冲突导致欧盟地区天然气价格在去年高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攀升,石油价格同时飙升。欧洲多国居民电费、取暖费、交通费上涨,粮食和部分日用品也在涨价。
俄罗斯“卢布结算令”4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普京签署的总统令,对俄“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应当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号,再经由此账号支付所购买的俄天然气。如果拒绝以卢布结算购买天然气,这些公司将被视为未遵守天然气合同规定义务,合同效力将被中止。佩斯科夫当天解释称,4月1日以后供应的天然气的交付款项将在4月下半月和5月支付,俄不会从1日起就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普京1日还签署另一项命令,规定俄公司暂时能够以卢布向对俄“不友好”国家的公司支付租赁和购买飞机的费用。同日,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进一步宣布,俄将只向友好国家以卢布和国家本币结算的方式出口粮食。
2、警方通报灵璧14岁学生因冲突死亡
据@宿州灵璧公安在线 ,2022年3月31日23时许,灵璧县渔沟中学八年级学生徐某某(男,14周岁)与同年级学生王某某(男,14周岁)在学校宿舍内因琐事引发肢体冲突,期间,徐某某拳击王某某致其倒地,王某某后经120
医务人员到场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已被刑事拘留。另据调查,冲突过程中无其他学生参与,网传“王某某被多人围殴”信息不实。
3、国家医疗保障局:核酸检测降价 单人单检不高于每人份28元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通知,为适应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降低大规模核酸筛查和高频率检测的成本,下调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
府指导价。各省份要将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实行检测价格和试剂价格分开计价收费的省份,要按照不高于上述水平设置封顶标准。
4、三部门: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记者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三部门此次发布的公告明确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5、国家卫健委: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今天(4月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时不我待,坚决果断,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加快区域协查和风险
人员排查,分区分级做好差异化精准防控,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6、4月1日要闻回顾
1.发改委:“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2.东三省最大核酸检测实验室启用,日检测能力可达10万管。
3.央行召开2022年金融稳定工作电视会议。
4.国际能源署将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新的战略储备释放。
5.商务部召开汽车产业链外资企业座谈会 。
7、公募基金晒出2021年成绩单,债基最赚钱
3月31日,公募基金2021年年报基本披露完毕。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在2021年分化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基金经理积极应对,持仓发生较大变化。从整体看,基金经理大幅加仓医药股和新能源股,减持涨幅较高的资源股和部分
跌幅较大的价值股。2021年,公募基金整体利润为7171.89亿元。债券型基金成为最赚钱品种。展望2022年,基金经理认为全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对A股保持相对乐观态度。不过,基金经理同时认为,A股结构性分化行情仍
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