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家长“我在写作业,你为什么玩手机”时,家长应该如何回答呢?
每个家长都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在学习,而家长在玩手机,这确实容易引起孩子的思考。如果已经在使用手机,不妨跟孩子坦白,告诉他们:“爸爸(或妈妈)其实是在查资料,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并不是在玩游戏。”如果孩子知道你在玩游戏,那么应该解释:“今天爸爸(或妈妈)太累了,玩一会手机放松放松,过会儿就不玩了。”请孩子理解家长的行为。
二、如何处理孩子不想写作业想玩手机的问题
孩子总是想玩手机是因为觉得操作手机很过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改变玩手机的欲望。他们也许更喜欢其他事情,如玩游戏。而有些人在学习和阅读方面也会得到奖励机制的满足感。为了克服玩手机欲望,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坚决不接触手机,长期坚持。
2. 把学习当作动力而非负担,知道真正会学习的学生不会为作业而发愁。
3. 对于需要查阅资料的学习活动,可以和孩子约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父母应如何处理孩子边玩手机边写作业的情况
孩子边写作业边玩手机已成为常态,这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父母与孩子之间经常为此发生冲突。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排除学习过程中的手机干扰呢?
父母与孩子需要分清使用手机的基本性质。对于学生来说,手机主要用于学习、与同学交流以及娱乐。为了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如限定使用时间、设定学习目标等。父母也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压力,不要过度限制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将看手机作为缓解压力的方式,那么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寻找其他健康的放松方式。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亲子关系,明确手机使用的界限和目的。在处理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时,需要保持耐心和理性,寻找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维护亲子关系和谐。如果孩子使用手机是为了缓解压力,家长应该给予支持。孩子的学习压力并不比上班轻松,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玩手机是他们社交和娱乐的基本需求。
在孩子感到累的时候,家长可以从侧面了解他们的娱乐和社交内容,或者和孩子直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针对社交需求,家长不需要逼迫孩子说出要和谁聊,聊什么内容,而是需要他们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说出来。
针对孩子的娱乐需求,家长可以适当满足孩子。家长可以约定孩子玩多少局游戏,而不是玩多长时间,这样可以更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避免出现约定时间到了游戏还没有玩完的情况。
适当满足孩子的娱乐需求能够更好地起到约束的作用,与孩子达成学习的共识,减少孩子将手机作为逃避现实的工具的情况。如果家长一上来就没收手机,再谈条件,可能会变成孩子为了拿到手机而答应家长,但实际上并不会认真去做。
家长应该首先接纳孩子的行为,然后和孩子一起探讨压力来源,并想想自己能为孩子做什么。如果孩子手机成瘾很严重的话,建议家长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父母不能失去分寸,强制孩子不接触网络和手机,更不能武断评价孩子,简单粗暴的手段只会起到反作用,引发更深层次的冲突,最终让孩子无心学习,亲子关系破裂。
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手机的坏处包括精力不集中、作业容易出现错误、浪费时间、既不能完全享受玩耍也不能认真学习、做事拖拉、增加挫败感、不自信、长期下来容易形成拖延症、做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不会坚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