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SS直聘现多个无厘头职位名称
9月29日,河南郑州。有网友在BOSS直聘上发现“钱多活少离家近”、“招一个羊了个羊贼溜网络销售”等无厘头式职位名称。和“下一个比尔盖茨”沟通后,其称要1天打50个电话。
对此,BOSS直聘回应:岗位都会审核,沟通后发现异常可举报。
1、BOSS直聘一岗位要求日行3万步
据报道,近日BOSS直聘一岗位要求日行3万步的消息引发热议。据悉,该岗位为外勤岗,线下实地审核,要求员工日行3万步。有人表示“工资对得起3万步也不是不行”、“又能减肥又能挣钱”;也有网友吐槽“活久了什么hr都能见”。
值得一提的是,9月29日,该岗位在当地的招聘已下线。
2、BOSS直聘招“陪睡”助理,都这么猖狂了吗?
最近,BOSS直聘发起了一项专门打击招聘性骚扰的“灭蟑行动”。
首批公示的15个违规账号中,涉及有船务工程公司、贸易公司、文化艺术公司、信用管理公司、美容院等资质齐全的企业。
所涉及的性骚扰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聊天中发布不当言论、线上发色情图片和链接,以及线下面试中的言语和动作骚扰。
BOSS直聘称,招聘平台不是社交平台,招聘是职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平台对涉黄、性骚扰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
“灭蟑行动”一经公布,不少人拍手叫好。
对女性来说,职场上有两座大山,一是生育歧视,二是职场性骚扰。相比早已被公开讨论许久的生育问题,隐晦的职场性骚扰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揭开盖子”的性骚扰
早在今年8月4日,“Boss直聘招助理陪客户睡觉”的消息就上过一次热搜。
该招聘职位为“VIP秘书”,具体工作是做客户助理,月薪1-2万。
招聘方明确指出此助理和其他助理不同,如有意向可以电话或者微信咨询。有应聘者跟对方交流,对方没有拐弯抹角,直言是做“男女朋友”,工作内容包括陪睡。
对话截图一经曝光,引起轩然大波。BOSS平台第一时间删除了相关招聘信息,涉事公司也晒出证据,说网上的招聘内容是有人冒用他们信息发布的。
在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行为无疑更加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
由于线上求职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近年来依赖线上平台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有超过90%的应届生会选择线上求职,且入职率超过一半。
而对职场性骚扰,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发生在入职后。
起初大家对这类事件多少抱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态,觉得招聘环节的性骚扰只是个别现象。直到不同网友陆续发声,众人才后知后觉,原来职场性骚扰早已悄悄从入职后延伸到了入职前。
各种以招聘为由,实行约炮、包养等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比皆是。显然,招聘平台方的监管力度是明显不够的。
当时BOSS直聘除了删除违规信息,并未多作解释。直到9月1日,他们用“灭蟑行动”给出了超预期的有力回应。
招聘环节的性骚扰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不是正经职位的招聘,另一类则是HR利用招聘环节的优势,对求职者做出不当举动。
前者大部分求职者都会果断拒绝,后者则很有可能因为求职压力选择委曲求全。
入职后,招聘者与应聘者的关系将转变成同事或者上下级关系,性骚扰恐怕会更加有恃无恐。
根据《民法典》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同时,也明确了用人单位的替代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这意味着如果工作人员真的被定性为性骚扰,用人单位是要承担责任的。
但事实上性骚扰因为取证难、定罪难,当事人双方往往都是一笔掰扯不清的糊涂账,很多女性由于社会观念、权力压迫等原因,对职场性骚扰大多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默默忍受。用人单位自然也不愿意沾惹麻烦,只要不出大问题,也是以“捂盖子”为主。
BOSS直聘这次“灭蟑行动”,除了将职场性骚扰的监督由入职后延伸到了入职前,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通过把涉事企业和个人拉出来晾一晾,将防范职场性骚扰的压力给到了过去习惯“捂盖子”的用人单位,倒逼企业去加强监管,形成事实上的震慑。
就算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企业也完全可以从管理层面做出处理。蠢蠢欲动者不管是出于畏惧心理怕受处分丢了工作,还是担心一不留神被曝光社死,都会三思而后行。
性骚扰,维权并不容易
根据中国职场调查显示,大约每25个女性当中,就有一个遭遇过职场性骚扰。其中只有34%的人会向单位或者管理者投诉,更多的人要么默默忍着,要么干脆离职。
而那些勇敢站出来的人,往往也没有结果,还可能遭到二次伤害。
2016年,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某副总经理关某多次以谈工作为借口,要求和女下属王某开房,并以辞退等作为威胁。
王某多次向领导反映,都没有引起重视。就连向身边同事提起,也没有激起多大水花。
甚至有不少男同事劝她“平常心”:
“他也就打打嘴炮而已,不要放在心上。”
“这人是有些口无遮拦,你做好自己工作就没问题。”
直到王某多次被延期转正,实在受不了主动辞职后才将事件发布到网上。
事件引发关注后,民生银行做出第一波回应,声称聊天记录属实,但是经调查二人之间的行为只局限于微信聊天,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处理结果是:要求关某做出个人深刻检查,对其暂时停职并停发季度奖金。
这个结果让不少人大跌眼镜,经济学家马光远公然讽刺:“民生银行可真包容啊!为了高管太拼了!连性骚扰都重新定义了!”
随后,共青团中央等官媒也相继出来表态,表示遭遇职场性骚扰,绝不能妥协沉默。
民生银行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终于做出第二次决定:对关某做出撤职和解除劳动合同处分,并责成其对当事人王某道歉。
可被辞退后的关某既没有道歉,也没有销声匿迹,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号称自己才是“性骚扰案的最大受害者”。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支付228万余元经济赔偿金和2400万元奖金。
这起事件背后,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对待性骚扰的态度。
在他们眼里,只要没发生性关系,打打嘴炮、过过嘴瘾都不算是什么事情。死咬到底的女性就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
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才让性骚扰的维权难上加难。
尊严和生存,不是悖论
事实上,除了可以明显划定为职场性骚扰的行为,还有一种恶俗的隐性骚扰滋生多年,却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
阿里巴巴的“破冰文化”就曾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所有新员工入职,都要参加“破冰”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当众宽衣解带做不雅行为,被询问“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喜欢什么体位”等性生活细节,一群老员工兴奋地盯着刚入职的女员工,美其名曰这样可以快速拉近距离,有利于工作开展。
当在阳光下发现一只蟑螂,说明阴暗处的蟑螂已经多得挤不下了。
某些企业在年终晚会上,让女性躺地上,男性在上方做俯卧撑;让男女交叉站成一排,用嘴传很小的纸条……
这类行为不是现在才有,而是多年来在不少公司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很多感觉到不适的女性,在周围人的哈哈大笑中会恍惚:难道这是正常的?是我自己太大惊小怪了?
这种隐匿的职场性骚扰之所以被公司纵容,不仅仅是男性审视女性的色欲作祟,它跟让员工互扇巴掌、大街上裸奔等行为一样,有个更深层的作用,就是粉碎掉新人在职场上做人的尊严。
性尊严是人格尊严的底线。
当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在众目睽睽下回答了明显过界的问题,在不怀好意地围观下做出不雅动作时,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严,就已然被敲出一丝缝隙。那她可能就像老板期盼的那样,为了业绩更豁得出去,面对被加班、被排挤、被利用等行为,接受的阈值也会大大提高。
这才是女性新人被扔进职场“破冰文化”、公司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的根本原因。
有网友说,自己当年毕业时,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被性骚扰时不敢吱声,就用所谓的“职场文化”来安慰自己。一晃多年过去,年龄大了、回过神来了,可是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倍感屈辱又无力的自己了。
而一批又一批刚刚从象牙塔出来求职的学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遭遇那些难以言说的龌龊。
《今日说法》中曾科普,只要遇到了让你抗拒和不适的情形,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只要被对方用身体故意碰撞或靠近、反复凝视身体敏感部位,谈论性相关的话题……这些通通都是性骚扰。
所以,不要去过多考虑是不是、对不对。所有让你感到冒犯的事都要拒绝,所有你不愿意接触的都坚决说不。
宁可敏感一点,也不要给坏人任何可乘之机。
每个女性面对性骚扰时的一声“不”,就是推动职场风清气正的最大助力,最终也将受益到所有人身上。
网友评论:
交易沩泩 :名字就是异常的,你审核就是这样审核的?
在雪中成长的碎碎念_zxc :说实话,boss有点鱼龙混杂
请求和你初春可见 :取这些名字都是20后起了吧?
十字入口还是路口 :平台在干嘛
宝藏女征婚 :卸了吧
SunchaoLive :河南都是这样 新乡也不例外
碳水多多 :感觉BOSS直聘不太靠谱啊……
努力搬砖的考试喵 :我想了解一下月薪过万那个,我可以不
软糖狂欢曲 :我觉得这种岗位一般都不太靠谱啊,找工作还是要擦亮双眼
我的好运在哪里呀 :这名字还挺有意思哈哈哈
壹语贰叁 :可能只是搞个好玩
养乐多有柠檬茶好喝吗 :还好吧感觉挺有意思的
橘一芦 :别的我不在意,能遵守薪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