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俄一票否决中印加巴弃权

2022-10-01 10:21 浏览:5066 评论:2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当地时间9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和阿尔巴尼亚提出的反对乌东四地进行“入俄公投”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最终,包括美国在内的10个安理会成员对决议草案投出了赞成票,中国、印度、加蓬和巴西则是投了弃权票。由于俄罗斯投出了否决票,决议最终以10票赞成、4票弃权和1票反对的结果未能通过。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安理会就反对乌东4地入俄公投投票

当地时间9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和阿尔巴尼亚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由于俄罗斯行使一票否决权,这项反对乌东四地进行“入俄公投”的决议,最终未能通过。
 
据悉,这项决议指出,俄罗斯将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扎波罗热,视为自己的主权领土,但是在这四个地区举行所谓的公投是非法的,因为这是在企图修改国际公认的乌克兰边境。决议呼吁所有国家、国际组织和机构,不要承认俄罗斯的声明,并呼吁俄方“立即、完全、无条件地”,撤出在乌克兰领土上的所有军事力量。
 
对于这项决议草案,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十分明确。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表示,该决议的起草人是“低级挑衅”,迫使俄罗斯动用否决权。涅边贾指出,乌东四地的“入俄公投”,获得了当地居民的压倒性支持,他们不想返回乌克兰。涅边贾还强调,公投的结果得到了国际观察员的认可,而且俄罗斯议会和总统令都已经认可公投结果,俄罗斯别无选择。
 
不过,美国方面的看法完全不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表示,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原则,捍卫现代世界的和平,是所有人共同的利益。如果对这些原则弃之不顾,将会影响到集体安全,所以各方应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这是安理会的职责所在。
 
俄一票否决中印加巴弃权
 
最终,包括美国在内的10个安理会成员对决议草案投出了赞成票,中国、印度、加蓬和巴西则是投了弃权票。由于俄罗斯投出了否决票,决议最终以10票赞成、4票弃权和1票反对的结果未能通过。
 
早在安理会投票之前,各方就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发表声明,谴责俄罗斯的计划违反了国际法。古特雷斯表示,任何国家通过威胁或使用武力吞并他国领土的行为,都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国际法。对于古特雷斯的说法,俄罗斯方面十分不满,同时认为古特雷斯无法代表整个联合国。
 
其实,决议未能通过,外界应该都不会感到意外,毕竟俄罗斯拥有一票否决权。不过,尽管安理会未能通过决议,但是事情还未结束。今年4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新程序规定,如果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联大将在10日内自动召开会议,所有成员国可以对行使否决权的行动进行审查和评论。
 
由于俄罗斯否决了这项决议草案,按照规定,联大必须在10天内自动召开会议,由193个会员国对安理会中的投票进行审查和评论。如果到联大对投票进行审查,显然会对俄罗斯极为不利。俄乌冲突爆发后,安理会的涉俄乌局势决议,通过率极低,直到5月6日才首次通过,但是联大的相关决议,基本上都是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
 
俄乌冲突延续至今,已经对各方造成了巨大影响,欧洲深陷能源危机,通胀居高不下,全球也面临粮食短缺。在乌东四地举行“入俄公投”之后,俄乌局势进入了新的阶段,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俄罗斯方面不断进行核威慑,美国则是发出严厉警告。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破坏,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估计短时间内很难有改善的可能。
 
联合国的投票制度是什么?
 
安理会的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程序性问题,由15个理事国中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非程序性问题,以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决定。
 
即任一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以否决决议,但是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者弃权,不构成否决。
 
联合国工作语言有6种:中文、英文、法文、俄文,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仅需得到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且现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国的赞成票亦是必要条件。
 
网友评论:
 
Enrique_L_Niklaus :不是联合国赋予了五大常任理事国否决权。而是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赋予了联合国权力来充当谈判的纽带。
 
染指留香- :阿尔巴尼亚是什么鬼国家
 
凤鸣在山 :估计印度也弃权吧,或者是反对。印度现在比较牛
 
Morris34 :朝鲜大概率会成为第一个公开承认四州的国家
 
zhifan03 :应该把乌东俄族人被杀并在一起投票。
 
cmbd喵酱 :谁赞成,谁弃权?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