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

2022-12-02 12:25 浏览:301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初婚年龄在推迟,单身群体日益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为764.3万对,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这也是多年来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人,为1985年以来的新低。初婚人数持续下滑的原因包括适婚人数减少、初婚年龄推迟、经济压力、婚恋观念变化等。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也影响了青年的婚恋。内蒙古自治区曾发文,持续3年的新冠疫情,影响着我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
去年我国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

去年我国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

去年我国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

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初婚年龄在推迟,单身群体日益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为764.3万对。这是自2003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低于800万对大关。
 
结婚登记数据包括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相比再婚人数,初婚人数与出生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70.8万人。这也是多年来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人,为1985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1999年以来的历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得出)以来的新低。
 
分省份来看,广东初婚人数以98.74万人位居第一,河南以92.12万人位居第二。江苏、四川和山东分列三到五位。
 
从历年数据看,2013年是我国初婚人数的最高峰,达到2385.96万人,也就是说,近8年来,我国初婚人数下降了51.5%。
 
初婚人数持续下滑,有多个方面原因,包括适婚人数减少、初婚年龄推迟、经济压力、婚恋观念变化等。近年来我国青年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
 
2022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当前年轻人对于结婚的必要性、重要性,对于婚育的社会价值的看法都发生了变化,有的人认为结婚生育并不一定是人生的必修科目,甚至认为单身更自由。特别是在大城市,许多大龄青年还处于未婚未育状态,尽管他们的父母和亲人十分焦虑,但他们自己却并不着急。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结婚带来的负担,承受不起,如此等等。这些思想观念意识及其行为选择,对于结婚都不是积极的。”董玉整说。
 
此外,大城市化、经济压力以及婚恋观念变化,也使得结婚年龄不断推迟,晚婚甚至不婚的人越来越多。例如,高学历群体,很多人硕士毕业一般都25、26岁了,工作几年就接近30岁了。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也影响了青年的婚恋。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网站刊发的《疫情之下内蒙古居民结婚对数创新低》介绍称:“持续3年的新冠疫情,不仅对我区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影响着我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居民13.27万对,创2004年以来全区居民登记结婚对数的新低。”
 
从202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结婚人数仍在下滑。民政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为544.5万对,比2021年同期下滑7.5%。也创下2007年(民政部公布有2007年以来历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同期新低。
 
董玉整说,结婚人数、初婚人数的下降,也必将对未来的人口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一是出生人口数量更加减少,出生率继续降低;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受到影响;三是伴随人们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将进一步老化。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4.2%。董玉整说,由于初婚人数减少等原因,这个比例会继续提高。
 
网友评论:
 
拨浪鼓得儿意的笑 :这跟房价可没关系啊别胡乱猜
 
不知道该叫什么好123 :不想结婚可不是疫情来了才开始的啊
 
夕凪DAYTOY :这事儿可别赖疫情,纯纯背锅了
 
不恰香菜亚 :没有疫情也会影响的,你自己想想什么原因吧
 
撞入夏夜晚风 :别惊讶 以后会更少的
 
要一些海风夏天的雨 :收入减少,高房价都活在恐惧之中
 
w不是m啦 :别的不说,婚假三天。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