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手机为何偏爱金属材质,是的象征吗?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持续的优化,手机体验不断提升,这一切都离不开各大手机品牌的努力。国际品牌都有一套自己的设计路线,未来产品也都会按照这一路线发展。那么,这种设计路线究竟是何模样?通过一系列新机的发布,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实际上,这种设计路线非常引人注目。
国内的大手机厂家都对设计金属手机情有独钟。以苹果7的谍照为例,它取消了贯穿型白带,增大了金属占比,保持了金属一体化设计的整洁和大方。这得益于天线技术的发展,同时它的厚度也更薄。整个设计路线科学清晰,目标明确,没有走任何歪路。
苹果手机的正面全是玻璃,包括体验良好的圆形指纹锁也是蓝宝石材质,保证了整体材质的统一性。由于打洞必然会破坏金属壳的一体化感觉,所以在金属手机上,指纹锁通常放在背面。除了金属就是玻璃,苹果手机的材质结合弧度完美,一体化的感觉非常好。
由于苹果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国内的金属手机也持续受到关注。苹果的设计路线自然成为我们评判其他金属手机的一个“标准”。那么,这个设计路线具体包含哪些要素呢?简单来说就是:金属占比、金属一体化、做薄。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来审视一下国产的金属手机。实际上,魅族是最秉承苹果设计理念的手机品牌之一。魅族的设计一直沿着苹果的路线走,不断增大金属占比,在pro5上达到顶峰。在下一代产品的谍照中,也延续了类似iphone7的天线设计。不管是魅族从产业链获取的信息,还是自己的猜测,这些本质上都是受到苹果的影响。
黄章是一个对产品有追求的人,pro5的背面设计整洁对称,金属占比很高,指纹锁放在正面不破坏金属壳的一体化感觉。魅族按照苹果的话去做,所以产品比较入眼。但魅族有个问题,就是真机永远没有宣传图那么高端。我认为这是因为金属工艺等成本问题,所以魅族推出了高端的pro5来提升品牌价值。
最近备受关注的oppo R9也是在设计上下了大功夫。R9是Find9出来之前的过渡作品,Find9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计划发布。R9的设计包含众多iPhone的元素:金属一体化机身、条形天线带、简约的背部设计、正面指纹锁等,并做了一些改善,比如极窄的边框进一步增大屏占比,能做到的最大面积的圆矩形指纹锁等。这些改进都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简言之,大家都明白那些道理,你所说的我们也懂。但若按那种设计,我的手机不就成了iPhone了吗?实际上,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独特的立场和姿态。苹果的路再优秀,那也只是属于苹果的。有时候,尽管我们很羡慕,但并不能直接照搬。尤其是大品牌,更是如此。这其中有时涉及到专利问题,有时考虑到目标受众的不同,更多时候是成本的问题。若仿制一个苹果手机,其成本可能并不比苹果本身低,毕竟人家是高端定位的产品。
现在有一种观点,为什么手机屏幕不采用塑料制作,这样就不容易碎裂了。实际上,塑料的硬度较低,容易刮花,使用手感也不如其他材料好,而且其导热性能较差,使用时会感觉比较温热。从技术原理上来说,塑料外屏并不能解决碎屏问题。因为手机内屏使用的是ITO材料,这种材料本身就容易不耐摔。虽然现在的OLED柔性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成本仍然很高,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支持国产手机,华为、小米、中兴、vivo等品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在国产手机不仅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在外观上也令人惊叹。现在的国产手机大多采用玻璃机身,而不是金属机身。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是为了增强手机的散热性。金属机身虽然重量较轻,但散热性较差。现在的智能手机功率大,如果散热性差会导致很大的安全隐患。厂商选择使用玻璃机身。玻璃和陶瓷机身更符合当前的审美潮流,金属机身的可塑性较低,而玻璃机身则更能展现手机的独特设计和美感。金属机身对网络的阻隔比较严重,会对信号产生一定的屏蔽。许多手机厂商选择使用玻璃机身和塑料机身来确保信号的接收。虽然金属机身的手感很好,但仍然存在不少缺点,希望未来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