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玩手机频繁?2024年前婚经常带孩子去玩好吗?

2024-10-14 18:12 浏览:275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一、孩子为何钟爱手机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们也逐渐被其吸引。不少家长为了哄孩子,主动拿出手机给孩子玩耍。但当孩子沉迷于手机后,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英国的研究指出,长时间

一、孩子为何钟爱手机

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们也逐渐被其吸引。不少家长为了哄孩子,主动拿出手机给孩子玩耍。但当孩子沉迷于手机后,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英国的研究指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影响,如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手机辐射可能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除此之外,玩手机还可能对孩子的眼睛、手指、颈椎造成损伤。

那么,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沉迷于手机呢?

手机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长期下去可能影响其思维模式,让他们变得怯懦、孤独、偏执。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也可能加深亲子之间的隔阂。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我们如何禁止,孩子对于电子科技产品的喜爱是绝对不会减少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要让孩子正确与手机相处,家长应严格控制孩子每天及每次使用电脑的时间,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孩子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参与户外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二、孩子为何沉迷手机?如何控制其玩手机时间?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环境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父母长时间使用手机,孩子很可能会模仿并长时间痴迷于手机。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多为高层住宅,活动空间相对较小,缺乏有趣的娱乐方式也会导致孩子爱玩手机。

为了让孩子少玩手机,家长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如看动画片、讲故事、玩游戏、制作手工艺品等,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玩手机时,家长应给予指导,让孩子更科学地玩游戏,培养其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周末或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分散其对手机的注意力。

从小培养孩子多种爱好和兴趣也是关键。让孩子定期阅读和运动,同时家长要陪伴孩子养成习惯。家长自身也要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孩子。

三. 孩子玩手机的根本原因

不得不承认,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手机作为科技进步的代表,已经替代了孩子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儿时所熟悉的娱乐方式。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同龄孩子减少,能在一起玩耍的人更少。

孩子沉迷手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替代的娱乐方式。过去孩子们玩的滚铁环、打陀螺、跳绳等游戏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这些游戏的替代品,如购买传统玩具、组织家庭游戏等。家长自身也要做出榜样,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让孩子明白手机不是生活的全部。

要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家长需从多方面入手:控制使用时间、提供替代娱乐方式、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树立榜样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青少年沉迷手机的原因,说“很多家长自己懒,把手机丢给小孩来解放自己的时间”。丁磊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在网友投票中,有超过7成的人同意丁磊的说法,可见很多家长其实对于孩子为何沉迷手机是心中有数的。

为何说家长懒是孩子沉迷手机的主要原因呢?

一是因为很多家长自己在家时,时刻捧着手机,寸步不离,孩子天天看到父母玩手机,耳濡目染,肯定也想跟着玩。

二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懒得用心陪伴和教育孩子,怎么省心怎么来,把手机当成“哄娃利器”,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深陷手机的精彩世界之中了。

不让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可以这样做

前段时间,网上有张照片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就是下面这张:

你看,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看书,孩子也会跟着看,但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抱着手机玩,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远离手机呢?

这一点我本人非常注意,在孩子面前,除了接电话和回一些必要的信息之外,我尽量不拿手机,一是带孩子时看手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家长玩手机导致孩子出事故的新闻太多了),二是不想让孩子耳濡目染,要玩手机,也在孩子不在时或者睡着了之后。

多找一些其他好玩的事情代替玩手机

孩子只要闲不下来,一般就想不起来玩手机,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安排一些活动,让孩子没有空玩手机。

比如说每天多带孩子去户外玩,平时在家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书,一起做做亲子游戏,教孩子做做家务等,孩子只要有其他事情做,自然就会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孩子作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原住民”,让孩子完全远离手机也不现实。但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玩手机的规则。比如说每天可以玩两次手机,一次玩半个小时,时间一到,手机就要收回到家长手中。

家长的手机中,不要安装过多的游戏、视频等APP,保留一些基本功能以及少量适合孩子玩的应用即可,手机没那么有趣了,对孩子的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其实说到底,要想孩子不沉迷手机,最主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孩子陪孩子玩确实累,把孩子交给手机“哄”也确实轻松,但你想想,你现在轻松了,一旦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要再想把孩子从手机中“解救”出来,其过程只会比你现在陪伴孩子更累!

不让孩子沉迷于手机,最好的方法是家长少玩手机,多陪陪孩子!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父母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缺少儿伴,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人玩,如果父母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从孩子口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好无聊!”“没人陪我玩!”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专家馨提醒: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应该毫不吝啬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亲子沟通不求时长但求有效。

有的父母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父母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

专家提醒:父母如果要做事,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时候,就应该和他说明情况,并告诉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亦或者来做小帮手。从而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体贴他人。这也是一种相互陪伴的需求。

3、孩子提出要手机时,父母没有正确回应

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父母,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坚决行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假如为了激励孩子按时做完作业或者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而给孩子玩手机,也应该事先商议决定,避免孩子为了达到玩手机的任务而行动。最好别用玩手机游戏来奖励孩子写好作业。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父母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亲子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问:你决定玩多长时间,10分钟还是15分钟?一般孩子都会选择15分钟,那么你可以补充一句:“如果你能在计划的时间内结束游戏,我决定多加你一分钟,你觉得如何?”最后不忘加一句“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当孩子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离开手机,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兑现承诺,如果他没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恶煞,直接说:“时间到,手机放回去。”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