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一年亏了4个亿

2022-12-22 15:26 浏览:221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12月20日,“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怪兽充电第三季度营收8.15亿元,净亏损9580万元,这意味着怪兽充电已经接连亏损了五个季度。最近一年的四个季度,怪兽充电的亏损总额已经达到了4.29亿元。
怪兽充电一年亏了4个亿
怪兽充电一年亏了4个亿

今年下半年,关于“充电刺客”的新闻曾一度引爆中文互联网,无数用户吐槽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套路越来越深,并感慨这一行业的吸金能力。
 
但实际上,根据“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刚刚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信息,在第三季度,怪兽充电盈利8.15亿元,净亏损达到了9580万元。
 
而这,已经是怪兽充电连续亏损的第五个季度了。
 
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亏损7940万元开始算起,截至目前,一年的时间内,怪兽充电的总亏损已经达到了4.29亿元。
 
在化身“充电刺客”的同时持续亏损,与共享充电宝依赖代理的经营模式有关。
 
在共享充电宝的在代理模式中,代理商向共享充电宝公司购买机器,后者则提供售后、运维、客服、系统维护与升级等服务,这种营收模式相对“轻资产化”,逐渐成为很多公司采用的主要模式。
 
但为了争抢资源,包括怪兽充电在内的大量共享充电宝公司都通过低门槛、高分润等方式吸引代理商,部分品牌的分成甚至达到了90%。
 
这使得代理模式在让代理商分担商圈的入场费用、运营成本的费用的同时,也明显降低了共享充电宝公司的盈利,部分公司出现了代理商折腾一年回不了本,公司自己也没赚多少钱的双输局面。
 
此外,代理商诸如“往空槽位放充电宝”、“充电宝缺乏维护”等行为,也影响了共享充电宝在消费者中的口碑,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1、怪兽充电一年亏了4个亿 疯狂涨价仍然赔钱
 
根据怪兽充电刚刚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信息,在第三季度,怪兽充电盈利8.15亿元,净亏损达到了9580万元。作为行业里第一个以共享充电概念上市的股票,这支股票已经出现连续五个季度的亏损了,而累计的总亏损额也已经超过了4.29亿元。
 
共享充电宝为何不挣钱?实际上自共享充电宝诞生以来,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似乎就未降过,从最早的5毛钱一小时,目前涨价到4元左右,而购买一个品牌充电宝的费用,目前才仅为70元左右,所以,从表面来看利润很不错。
 
但正是因为价格贵,同时退款存在高额押金等问题,让不少消费者出现了想用也不敢用的情况,此外,共享充电宝高昂的租金场地费用、设备维护运营等费用,也是造成亏损的关键。
 
2、充电宝成钱包刺客,怪兽充电却走不出亏损困局,一年亏了4个亿
 
尽管凭借涨价多次冲进热搜,但是共享充电宝似乎尚未走出困境。
 
12月20日,“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怪兽充电第三季度营收8.15亿元,净亏损9580万元,这意味着怪兽充电已经接连亏损了五个季度。
 
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怪兽充电就开始出现亏损。财报显示,怪兽充电2021年第三季度亏损7940万元,第四季度亏损6850万元,2022年第一季度亏损9640万元,第二季度亏损1.845亿元。最近一年的四个季度,怪兽充电的亏损总额已经达到了4.29亿元。
 
截至发稿,怪兽充电的股价为1.19美元/股,较发行价8.5美元/股跌去85%。
 
四年涨价8倍,共享充电宝成钱包刺客
 
近两年,“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焦点。脱口秀演员House更是把充电宝冠上“钱包刺客”的名号,网友纷纷调侃“我用它的电,它吸我的血”。
 
据沙利文报告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到2020年,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的租赁价格从0.5元上涨到了4元。
 
近期,时代财经走访上海各大商圈发现,不少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涨到了每小时4元左右,一些热门景区高达每小时6元。而据媒体报道,在一些点位,共享充电宝租借价格甚至能达到每小时10元。
 
另外,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效率也不尽人意。根据怪兽充电的官网显示,其共享充电宝的电池容量为5000mAh,总输入功率为5.1V,2.1A,即10W左右。而在快充市场,输出功率达到100W的快充充电宝已经十分常见。
 
共享充电宝的高价租用费劝退了一部分用户,他们通过自备充电宝降低共享充电宝使用频次。“充一次经常要两小时以上,费用差不多要8元,借个四五次,基本可以再买一个设备了,这还不算有时候还不上的情况。”上海消费者王萍向时代财经吐槽道。
 
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共享充电宝,相关投诉量多达16542条,好借难还、服务差、乱扣费、强制消费等问题屡见不鲜。
 
从营收构成上,怪兽充电的营收主要来源于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移动电源销售和其他(包括广告业务等)三部分。
 
财报显示,移动设备充电业务营收7.91亿元,在总营收占比高达97%。公司过于依赖单一业务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
 
2021年4月,怪兽充电推出了浓香型白酒品牌“开欢”。一年半过去,白酒业务难以承担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不到1%。其天猫旗舰店的粉丝数量不到2.5万,销量最高的白酒品类月销仅为100多件。
 
一边涨价、一边亏损是共享充电宝赛道面临的共同阵痛。尤其在过于依赖充电宝租赁的单一业务情况下,为了缓解盈利难题,共享充电宝品牌不得不通过涨价、提高归还门槛等方式增加收益。
 
地推团队人员收缩,代理商投入一年难回本
 
除了涨价外,一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选择了同样的退路:由直营转向代理。
 
今年以来,怪兽充电和小电均由过去以直营为主,转为直营和代理相结合的模式,而竹芒科技和美团共享充电宝已经转为纯代理模式。
 
在代理模式中,代理商向共享充电宝公司购买机器,后者则提供售后、运维、客服、系统维护与升级等服务,这种营收模式相对“轻资产化”,逐渐成为很多公司采用的主要模式。
 
“这个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对于品牌来说,相当于把烫手山芋交给代理商了。”共享充电宝三线城市地推人员李超向时代财经感叹道。
 
去年年中,李超所在的城市热门商圈基本安装上了共享充电宝,留给地推的空间也在不断缩小。“有的品牌留给商家的分成不够高,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不到半年,李超便跟着大部队离开了共享充电宝业务。
 
财报显示,怪兽充电在全国共有95.6万个POI(点位),其中代理点位占比达47.4%,相较于2021年末的38%有所提升。
 
在厂商开始布局“直转代”的情况下,内卷的战场从争夺直营点位转移到争夺代理商。
 
当前各大共享充电宝品牌发布的招募“合伙人”计划,大多以低门槛创业、高分润甚至分期购机等优惠去吸引代理商。据时代财经了解,有的品牌给代理商的分成超过90%。
 
不过,共享充电宝企业也把高成本转嫁给了代理商,比如与热门商家的收益分成,商圈的入场费用、设备维修等等。
 
三线城市代理商晓峰接手了上百台共享充电宝设备,“因为人流量减少,不少点位一个月的收益仅有100多元。给商家的分成也从50%-70%涨到了70%-90%,刚入局的代理商高估了共享充电宝的回款速度,忙活了一年,有的都还没有回本。”
 
不仅如此,代理模式还存在服务质量、售后参差不齐的问题,对于共享充电宝名声修复更是雪上加霜。
 
3、怪兽充电一年亏了4个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改困境
 
近日,据“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三季报显示,Q3营收8.15亿元,净亏损9580万元,这意味着其已接连亏损了五个季度。最近的四个季度,公司亏损总额已经达到4.29亿元。
 
据沙利文报告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到2020年,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的租赁价格从0.5元上涨到了4元。
 
此前,共享充电宝化身“充电刺客”的新闻频出。面对消费者的不买账和不认可,甚至有无良商家玩起了套路,通过技术手段使用户无法及时结束订单,从而赚取高额费用。
 
共享经济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留给充电宝生存的土壤正在加速流失。
 
网友评论:
 
碧树已惊秋 :这种充电宝充电速度慢的要死还贵,要快一个小时才能充满
 
俞钱我花 :一个小时充电都三块钱了你还要怎能亏啊?查查内控吧,内鬼捣蛋吧!!!
 
不羁的风Des_pera_do :亏就别干了呗
 
超爱好糖 :全都进管理层腰包了
 
总在纠结的猫兜 :收费蛮贵的还能亏?
 
Yao_ReSet :看看高层薪资
 
取个破名字这个不能用那个不能用 :可能只是少赚了4个亿,对于资本来说,没赚到的就是亏了吧
 
锦鲤·璐 :老百姓都不出门 娱乐场所不开门 都在家插着线充呢。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