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居民整体感染发病已超8成

2023-01-02 13:20 浏览:261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四川省疾控中心通过网络发布的调查问卷显示,居民自填的核酸或者抗原检测阳性时间分布,呈现出来的是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12月12日到23日,24日的时候就已经降到了8日到9日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出感染者的临床症状是以咳嗽、发烧、乏力和浑身酸痛、流鼻涕为主。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唐雪峰称,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了,当前正处于防重症降病亡的关键时期。春节前后可能会由于返乡和返工潮,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
四川居民整体感染发病已超8成
四川居民整体感染发病已超8成

“您是否已经感染新冠?”
 
近两周,全国已有十余个省份疾控中心启动该项调查。记者从浙江省疾控中心问卷发现,问卷的问题涉及居住地、年龄、疫苗接种情况、新冠感染时间、感染症状、是否去医疗机构就诊、同居者感染情况等。
 
各省调查表问题略有不同:江苏省的调查问题包括最近一次疫苗接种时间、检出阳性途径、症状持续时间、全身明显好转时间、基础疾病情况等;甘肃省的问题涉及发热的最高温度、发热持续天数;山东省的问题涉及家中药物和抗原储备情况,所在单位员工感染比例。
 
近日,海南、浙江、四川等多地通过问卷调查公布了当地新冠感染数据。有些地方第一波高峰已过,有些地方仍处于不断上升期,预计1月初达到感染高峰。
 
四川:感染发病率超8成
 
发热发生率约80%
 
全国各地已经陆续进入新冠感染高峰期,那么人口大省四川现在处在疫情的哪一阶段呢?12月29日,央视《新闻1+1》节目关注四川省的新冠疫情情况。
 
主持人:各地已经陆续进入到新冠感染的高峰期,那么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处在什么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关注此地。
 
首先来看一份四川省疾控中心通过网络发布的一轮调查问卷,这已经是第二轮了。那么从这个数字和柱状图上可以看出来,居民自填的核酸或者抗原检测阳性时间分布,呈现出来的是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12月12日到23日,24日的时候就已经降到了8日到9日的水平,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调查结果显示出感染者的临床症状是以咳嗽、发烧、乏力和浑身酸痛、流鼻涕为主。
 
那么接下去我们就连线主导这份问卷调查的四川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唐书记您看通过这样的一份调查,能不能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四川省的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了?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 研究员 唐雪峰: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之后,我们许多地区都取消了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多数的公众也就没有再主动进行核酸监测,许多居民自己检测了抗原之后也没有主动上报,那么这就给我们掌握疫情发展的态势带来了困难。但是人群的感染情况,疫情的发展态势,对于我们科学采取防治措施又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分别于12月17日—19日以及25日—28日两次完成了网络的问卷调查,分别有48万人和23万多人参加调查。那么调查的结果从时间上来看,全省的感染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12月12日至20日之间,之后日新增的感染发病是逐步回落。那么省内不同的市州疫情的高峰期有前后几天的差距,城市地区的感染发病是高于农村地区。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我们认为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了,当前正处于防重症降病亡的关键时期。春节前后可能会由于返乡和返工潮,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判断。
 
主持人:唐书记刚才您说到一个细节,就是现在通过调查得出的数字,城市的感染者是多于农村的感染者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农村的感染高峰还没有到来?
 
唐雪峰:因为这两次调查参加的农村地区的人员都比较少,因此我们也通过网上在呼吁,城市里的人看到之后,希望他们转发给农村的亲朋好友,因为只有更多农村地区的人参加,才能更加准确反映我们真实疫情的情况。因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优质的医疗资源也相对缺乏,医疗救治能力相对较低,各项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也是比较差一点。那么加上元旦春节期间,大量的城市人群会返乡,我们也担心会推动出现以农村为主的一个疫情高峰,从而带来重症和病亡的高峰。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疫情的关注防控和医疗救治,也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持人:唐书记,通过这一次网络调查,你们感觉到有什么问题是尤其值得要关注的?
 
唐雪峰:这次调查我们也调查了一些情况,首先是掌握了我们全省以及21个市州,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感染情况以及疫情的发展态势,有了大概的一个掌握,也可以看出我们四川宜宾、凉山、甘孜、阿坝等地区感染的发病率相对其他地区要低一些,疫情发展要慢一些。另外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感染率也比城市要低一些。
 
第二个我们了解到了各年龄段的一个感染情况,其中26岁到50岁之间的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感染率是最高的,反而3到12岁以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对低一些。另外感染之后的临床症状是以咳嗽、发烧、乏力,还有浑身酸痛和流涕鼻塞为主,其中咳嗽的发生率是达到了86.2%,发热的发生率也达到了79.5%,那么这些结果也为我们医疗资源的调配提供了参考。那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当中的慢阻肺和其他一些呼吸道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还有65岁以上的人群他们的病程要长于其他人群,也提示我们要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健康监测,早期病情的评估和及早的医学干预,这样才能更好防止发生重症以及病亡的情况发生。
 
多地高峰期已至
 
吴尊友:春运或使疫情更复杂
 
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八十四场)在海口举行,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文秀通报全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12月28日下午,浙江省衢州市举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衢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廖利军介绍,根据研判,衢州市将在12月底进入感染高峰期,1月初(元旦左右)达到第一波高峰,并进入高位平台期,可能在1月底(春节后一周)达到第二波高峰。会上介绍,参考市疾控中心微信问卷调查数据,衢州市目前总体感染率约占总人口的30%-35%。
 
12月29日15时,浙江舟山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通过对全市核酸阳性检出率、社区哨点监测和重点人群抽样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估算全市目前感染人数比例达到30%-40%,总感染人数接近40万人,预计于12月底进入疫情高位平台期,高峰期维持一周左右。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处在高位流行,但各省份进入的流行阶段不同。”12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上介绍,“像京津冀、成渝地区、华中部分省份,疫情发展相对比较早,目前可能流行的高峰时期都已经过去。重庆、安徽、上海、湖北、湖南等省市疫情正在高位流行阶段。河南、吉林、福建等省份疫情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吴尊友表示,专家根据搜集到的疫情信息综合研判,中国的春运会有大量的人员流动,使得疫情可能会更加复杂,所以各地都在认真做好,关于疫情信息的监测,分析,研判,尽最大限度把流行高峰带来的影响给它削弱。
 
广州现在流行什么毒株?
 
据广州疾控昨日(30日)披露,2022年10-12月份,广州市疾控中心完成了848个本土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除了11月份测到34株外省输入BF.7亚分支外,其余814株均为BA.5.2亚分支,占比96%。12月至今完成了全市哨点医院发热门诊上送的23个本土监测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全部为BA.5.2亚分支,通过序列比对发现,都与广州“10.22”海珠区本土疫情毒株序列高度同源,没有发现其他毒株,广州市疾控中心将持续监测病毒株变异情况。
 
补充知识:新冠病毒家谱
 
2021年5月,世卫组织开始用希腊字母为新冠毒株命名,已命名13种变异毒株,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其中“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OC)共计5种,“需要留意的变异株”(VOI)共计8种。
 
根据世卫组织官网显示目前VOC仅剩奥密克戎1种,已经没有VOI了。当前全球流行的各种毒株包括BA.2、BA.5、BQ.1、XBB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分支。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VOC,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此后迅速在全球蔓延,2022年4月已经全面取代德尔塔变异株,并流行至今。
 
1、新冠阳性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新冠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阳性的症状主要有身体发热、胃肠不适、呼吸困难等。具体分析如下:
 
1.身体发热:一旦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可能会影响到体温调节中枢,容易出现身体发热的情况,并且发热可以高达39℃。
 
2.胃肠不适:若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阳性的情况,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就会使新型冠状病毒侵犯到肠道组织,从而引起腹泻,甚至会伴随腹痛的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脱水。
 
3.呼吸困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肺部组织内发生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到肺功能,从而引发呼吸困难,剧烈运动后还会伴随着呼吸急促的情况。
 
此外,还有少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不适症状,或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2、家里有人“阳”了,其他家庭成员怎么办?
 
家中一人“阳”,全家都要“阳”吗?如何在家人感染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武汉市疾控中心专家详解。
 
感染者单独房间居住
 
家有老人、孩子、孕妇等脆弱群体,建议感染者单独居住,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如需居家隔离,则应尽可能选择通风良好的房间作为隔离间,非必要不出屋。居家隔离人员如果使用单独卫生间,每天消毒1次;如果使用共同的卫生间,如厕后应盖上盖子再冲水,并用酒精喷雾或84消毒液对接触过的部位进行消毒。
 
其他成员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居家隔离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其他家庭成员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果必须接触,双方都要戴好口罩。可以在隔离间门外放一个板凳,由健康的家庭成员备好三餐后,佩戴口罩、手套,通过无接触的方式送入隔离间。收取餐具时对居家隔离人员接触过的区域消毒。居家隔离人员使用过的餐具,单独清洗消毒。
 
不共用生活用品
 
居家隔离应当配备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抗原试剂等防疫物资,体温计应准备多只,感染者和健康成员分开使用。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房间每日至少上午、下午各进行1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家庭使用带盖的垃圾桶,或在现有垃圾桶上加盖。感染者使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扎紧口袋,喷洒消毒后,再丢入专用垃圾桶。
 
做好家庭消毒
 
居家隔离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个人物品单独放置。物品表面,用含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时,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再按常规洗涤。被感染者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协助家庭成员做好健康监测
 
同住人员督促居家隔离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同时也要每天自测体温,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发现居家隔离人员有呼吸困难或气促的表现,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或原有基础疾病加重等等情况,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首选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3、家里有人阳性了怎么办
 
家里有人阳性了通常是指家里有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此时需要及时上报,并且居家隔离。在居家隔离期间还需要做好自我防护,以及自我观察等,出现不适症状时积极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1.及时上报:如果家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多数存在同吃、同住的情况,因此除了积极上报家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外,自己作为密接人群也需要做好防护;
 
2.居家隔离:患者和患者的家人均需要按照要求居家隔离,期间需要做到足不出户,拒绝探视。如果5天内新冠核酸结果没有异常,并且也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就可以解除隔离;
 
3.做好自我防护:如果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均在家里隔离,最好分屋居住,减少接触,避免与患病家人共同吃饭。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让患者单独使用一个厕所,并且戴好口罩,做好各自屋内的清洁消毒;
 
4.做好自我观察:在隔离期间,患者需要每天进行新冠核酸检测,查看是否转阴。患者家属也需要观察自己是否出现咳嗽、发热、咽痛、头晕等不适症状。患者家属若新冠核酸结果为阳性,需要适当延长隔离的时间,并且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还需要积极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支持治疗。
 
需要注意,当家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自身在抵抗力良好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会感染,因此无需过于焦虑、紧张,避免影响休息导致抵抗力下降,进而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增加。
 
4、阳性家里怎么消毒
 
家人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床褥物品、衣物、餐具、呕吐物、排泄物,以及整个家居的空气和环境,甚至个人需要进行系统消毒。具体如下:
 
1.餐具:煮沸30分钟,或者用含氯的消毒液或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超过15分钟;
 
2.衣物:用消毒液浸泡2个小时;
 
3.呕吐物和排泄物:与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混合,放置30分钟之后装袋处理;
 
4.床上用品:用消毒液浸泡2个小时;
 
5.家居环境:喷洒过氧乙酸,用过氧乙酸的空气熏蒸,关闭家里的门窗,2个小时之后开窗通风;
 
6.个人:用氯仿进行手的消毒,全身喷洒75%酒精,再洗澡更换干净的衣物。
 
网友评论:
 
米瑞蓉 :成都市应该超过九成了
 
爽爽的小花园 :何止四川,全国吧
 
良晨思语 :日本完全放开后第一波感染才30%,而我们国家放开后第一波感染就高达60%以上了
 
种豆得瓜谢不谦 :不懂就问:既然四川居民整体感染发病已超八成(欧美国家好像也未达到这个感染率),是不是应该实现群体免疫了?为什么春节后还会出现反弹?
 
我是丘处机 :最重要的是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这些数据我相信肯定有采集,但为什么不公布
 
劣质文人 :成都目前估计已经95%以上了。
 
西洲之西 :全国都差不多吧,其实大家更关心的是下一次
 
廉风1994 :事实求是的发佈疫情情况并提出相应措施是负责任的表现,切实可行地落实应对措施是民之所盼。
 
凡哥今天叫妈妈了吗 :这么说吧全村都感染完了。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