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作为节令美食,汤圆和元宵有哪些不同?
1、制作工艺大不同
有那么一句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元宵需将和好并凝固的馅切成方形小块,再放在干糯米粉上滚成圆形,比较费时费工。
而汤圆的制作方法则稍简单一些,先用糯米粉做皮,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把馅料包进去,揉搓成圆形即可。
2、馅料不同
元宵的馅料相对单一,传统元宵以甜馅为主,多为白糖芝麻、桂花什锦等。
汤圆的馅料通常更为丰富,涵盖甜咸荤素。
3、口感、汤水不同
元宵的口感比较硬实。而且由于有糯米粉的粘黏,元宵煮出来的汤会稍浓。
汤圆的口感偏软。因为面团是提前揉好的,不会像元宵一样粘了很多散粉,所以煮的时候汤水比较清淡,不会有浓稠感。
4、保质期不同
通常来说,元宵不宜冷冻,保质期较短;而汤圆可冷冻后长期保存。
元宵、汤圆可以这样吃
分清楚了区别,再来看看大厨和民间高手们对于元宵和汤圆都有哪些特别做法,为今年的餐桌增添一些新意。
赤豆元宵
在寒冷的冬日里,来上一碗香甜软糯的赤豆元宵,暖心暖胃,还可以消散一天的疲惫。
鲜肉汤圆
鲜肉汤圆皮薄馅大,鲜香多汁,吃起来超级过瘾~
煎汤圆
煎汤圆酥酥脆脆,一点儿都没有违和感。个大、味鲜、馅儿足,完美还原儿时的难忘滋味。
酸菜炒元宵
炸元宵色泽金黄,外酥里糯,香甜软糯,老少皆宜。与酸菜的“混搭”组合,意料之外地惊艳味蕾,好吃非常!
若想少长肉、血糖稳
这3个技巧一定要学会
别看元宵、汤圆小小一个,但它们的热量其实并不低!据统计,常见的汤圆1个一般是20g左右,其热量基本在50kcal~70kcal。以黑芝麻馅的汤圆为例,4个就差不多等于一碗米饭的热量。
而且,因为外皮多是糯米制成的,所以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食用太多元宵、汤圆容易增加消化负担,引起肠胃不适;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则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
若想吃得更健康,那下面这3个技巧大家一定要学会~
1、学会选择
购买元宵、汤圆时,大家除了要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之外,还要记得看营养成分表,尽量挑选热量、脂肪含量比较低的产品。
另外,对于能接受咸口的人来说,买鲜肉馅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同等重量下,鲜肉馅一般要比黑芝麻、花生等甜口馅料碳水化合物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甚至脂肪也会略低一些。
2、学会控制食用量
元宵和汤圆一次可不能吃太多,3~5个就够了。吃完之后,大家还要记得适当减少别的主食摄入,以免热量超标。
一餐里也不要只吃这一种食物,最好搭配别的食材,比如蔬菜、肉类等,既能丰富营养,又可以降低整体膳食的升糖指数。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最好将元宵、汤圆放到一餐的最后吃,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对于儿童、老年人等胃肠功能比较弱的人群来说,吃汤圆时一定要注意细嚼慢咽,以减少肠胃的工作负担。
3、别等凉透了才吃
糯米放凉后黏性和韧性都会增大,进入肠胃后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
所以,大家在吃糯米皮的元宵、汤圆时,最好放凉到40℃左右、温热的程度就食用,千万别等到完全冷了以后再吃。
1、制作方法不同
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
滚元宵:首先将处理好的馅料切成小块,然后将馅料放到一个满是干粉的箩筐里面摇,让元宵滚起来,随着馅料上沾上一圈干粉,将沾上馅料的元宵再次沾水,再次放入干料中滚,最终变成一个大的圆球,元宵就制作好了
包汤圆:汤圆的制作方法和饺子很像,需要馅料和面团。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心包进去,搓成圆圆的。
2、吃法不同
元宵可煮可炸,汤圆可煮不可炸
煮元宵的话,因为它是滚出来的,表面有干燥的糯米粉,煮元宵的汤势必会非常的浑浊,而且通常要煮上十来分钟才会熟。所以,元宵炸着吃,是北方特有的吃法。把元宵下油锅小火炸熟,色泽金黄,香甜软糯,是很多北方人爱吃的做法。get更多的元宵吃法,点击下方,进入小程序即可查看。
汤圆可煮不可炸。虽然汤圆的馅料可以丰富到你无法想象,但它的吃法颇为单一,通常只能煮着吃,但它易熟,煮三五分钟即熟,且汤清不会浑浊。
此外,元宵和汤圆的储存方法也不同。元宵冷冻容易开裂,保质期较短。汤圆可以冷冻保存,保质期较长。因为汤圆的易储存,所以现在大家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速冻汤圆,全年也都可以吃到。
3、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
贺少雅说,《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诸如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天文历算知识、民间对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时间体系等。
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4、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依托自然时序而来,比如清明节与清明、端午节与夏至、中秋节与秋分、冬至节与冬至等。
但贺少雅表示,元宵节并未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5、“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一般来说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6、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7、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节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耍社火仍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贺少雅举例道,河北井陉县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此外还有跑阵仪式。
8、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或叫散百病、走桥等),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9、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说,如今可以将声光电等新技术与元宵张灯传统、传统彩灯制作工艺相结合,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彩灯的设计制作,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重视成员交流的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集体包元宵、互动游戏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联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