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30个汽车品牌花式打价格战
“降价不一定能带来盈利,但可以打击对手。”谈到今年年初打响的价格战,理想汽车(02015.HK/LI.US)董事长李想表示,“这个行业压力最大的一点就是,两个头部企业(特斯拉TSLA.US、比亚迪002594.SZ)都能打价格战。”
2023年开年,特斯拉以创纪录的大降价给了行业当头一棒,也让人们认识到今年车市的竞争会有多激烈。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个汽车品牌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场价格战,甚至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
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指出,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整个汽车市场,增速都明显放缓,车企今年的重心是争夺存量市场份额。“降价不一定能换来销量,但别人都降你不降,肯定会丢失市场。”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有底气降价。除了特斯拉,多家汽车集团的毛利率未达20%,造车新势力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锂电原料降价给车企降价带来了成本空间。3月8日,据上海钢联数据,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37.3万元/吨。行业预测,四季度碳酸锂价格有望降至20万元/吨。
1、超30个汽车品牌打价格战 最高优惠超10万元
要利润还是要市场?多家车企的内部人士近日都向红星资本局表达了“今年市场份额是第一位,利润往后靠”的态度。
零跑汽车(09863.HK)董事长朱江明表示,“现在是拼杀阶段,对一个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增长的市场,量更重要。零跑不会追求很高的毛利。”
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到这场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有的是品牌官方的活动,有的是地区经销商促销;有的是直接降价,有的是抵现、保险补贴、金融贴息、赠送选装包等间接形式。上汽奥迪的优惠活动虽然只面向内部员工,但二手平台上已有员工购车名额转让。
一些车企还赠送质保、充电额度等其他福利。飞凡R7降价后还赠送2年免费充换电和3年智能座舱流量。奇瑞虽然没有降价,但旗下星途、奇瑞、捷途、奇瑞新能源全系车型,非营运车辆首任车主享整车终身质保。
蔚来(09866.HK/NIO.US)866车型迎来升级换代,2月老款清库存,多种优惠叠加后综合降价可达10万元。新款小鹏P7i将于3月10日上市,老款P7还有额外的1万元现金优惠和7000元保险补贴。
此外,部分品牌发布的新车型还下调了入门价格。3月1日,零跑2023款新车上市,C01降价3.5万元-5.8万元,C11降价1.6万元-6万元,T03最低购买门槛降低2.26万元至5.99万元。3月2日上市的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售价下探至9.98万元,比亚迪DM-i车型首次杀入10万元以内。3月7日上市的埃安Y PLUS YOUNGER比原入门版便宜了2万元。
2、降价并非良药 碳酸锂降价或成救星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今年以来,车企接二连三的降价让消费者的观望情绪明显。
据乘联会数据,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24.1万辆,同比下降41%,环比下降43%;2月达到139.0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1-2月同比下降19.8%。乘联会表示,2月环比正增长,是春节和政策退出等综合因素下的合理走势。2月各周销量并未大幅超越1月春节前对应周度的水平。
降价策略并不一定有效。1月紧随特斯拉降价后,AITO问界2月的销量环比下降了21.68%,小鹏汽车(09868.HK/XPEV.US)环比增长了15.18%至6010辆。
汽车行业普遍认为,2023年开始将是真正决定生死的时刻,整个行业的压力巨大。特斯拉、比亚迪开启了价格“屠杀”,让仓促应战的其他车企“血流成河”。
李想指出,20个点的毛利率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最低毛利率。目前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毛利率都超过20个点,这让它们有底气降价。马斯克3月1日透露,特斯拉下一代车型的制造成本还将再减少50%。
相比之下,上汽集团(600104.SH)2022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9.94%,广汽集团(601238.SH)为6.04%,小鹏汽车为13.5%,零跑汽车为-8.9%。吉利汽车(00175.HK)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4.57%。蔚来2022年的毛利率为10.4%,净亏损144.37亿元;理想汽车为19.4%,净亏损20.3亿元。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昊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今年6月底即将全面推行的国六B排放标准,迫使部分燃油车清仓处理。锂电原料降价则是新能源车企降价的底气所在。
3月8日,据上海钢联数据,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37.3万元/吨。李想判断,碳酸锂价格会长期稳定在每吨20万元-30万元。蔚来创始人李斌预测,四季度碳酸锂价格有望降至20万元/吨。
镍、钴、锰等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业内预测,到今年年底,动力电池价格可能跌到350元一度甚至更低。以此计算,100度的电池包,成本可以降低3.5万元,80度下降2万元。
一、适度“价格战”的有利方面:
1.对企业而言
首先,价格战会逼使企业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必然要求企业加快技术进步,要求企业内部的改革和管理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其次,价格战会改变市场份额的原有格局,充分发挥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使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再次,价格战客观上要求企业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以保持或夺回市场份额。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战降低了商品的售价,可以增加他们的相对购买力,让更多消费者尽早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2.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战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刺激消费需求。
a.企业发动价格战,产品价格水平总体降低,使得消费者可以以较少的货币成本购买产品。
b.价格战提高了产品质量,刺激技术创新。凡是要在价格战中胜出的企业,必然会维持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性能比来赢得价格战的胜利。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企业会被用户和竞争对手揭露,加速了被淘汰出局的过程,这是价格战的一个特殊机制。
C.优胜劣汰,实现行业重组。使得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二、过度“价格战”的不良反应:
1.减少行业利润,恶化产业竞争环境,容易出现“众败俱伤”局面,就是价格战过度发展的常见结果。
2.过度的价格竞争会恶化市场环境。特别是价格战过度刺激人们对降价的预期,形成产业竞争不良习惯与恶化趋势,使产业进入恶性降价循环,造成任何企业在产业中都生存困难。
3.过度的价格竞争也削弱企业的品牌管理与品牌培养。
大幅度的价格下跌,使企业对自己的形象、品牌投资,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品牌、服务、技术等原因,消费者吃亏上当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大大动摇了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同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反映产品品质的好坏,档次的高低。
三、 价格战的对策分析
企业面对价格战的对策有以下几种:
1、消极策略
消极应战策略就是价格跟随策略,这种策略常常被市场跟随者所采用。这种消极的策略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2、积极策略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或加强管理降低了成本,就有可能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是保密的,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同时为了恫吓、惩罚挑衅者,可以采用更大幅度的降价,同时刻意模糊自己的成本,使挑战者不敢轻易挑起价格战。
3、差别化策略
差别化策略包括产品差别化策略和市场差别化策略。产品差别化策略是指企业为避开价格战而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与价格战产品区别开来,突出自己的产品与价格战产品的不同特色,从而维持高价与高利润。这种特色既可以是质量上的,也可以是服务、形象、外观上的。产品差别化包括品牌战略,但品牌战略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更高的管理水平,建立品牌的时间也较长。市场差别化是指企业按照顾客的不同对市场进行细分,如果价格战只是集中于其中某一个细分市场,那么企业就可以适当地避开该细分市场,而集中精力做好其他市场。产品差别化策略和市场差别化策略既可以回避价格战、又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策略。因此,这种策略应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所在,适用于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
4、附加价值战略
附加值战略是指当发生价格战时,企业对其产品不直接降价,但是通过增加服务或赠送礼品等方式,使顾客获得更多的实惠。这种策略特别适合于品牌产品,品牌产品常常和高价优质相联系,企业为了维护其品牌形象,不能对其产品降价过多,如果价格战损害了其市场份额,企业只有通过这种附加价值的方式来进行竞争,这样既维护了产品的品牌声誉,又获得了价格战的效果,可以说两全其美。
网友评论:
古力娜扎斯菲尔德 :你们不要再打了(打起来)
爆石Ko :mada麻烦把战场延伸到全国啊
靓茶咖啡 :取消摇号才能救车企
河北网盟 :房子也快了……
兔子艮叔 :二手车也会随之降价,二手库存车应该最难受。
竹子趣闻 :再打狠点
古力娜扎斯菲尔德 :可以找时间换车了
在人海中漂亮的孤独 :国人这些年来什么时候不卷过?都是跟自己同胞较劲
蜗牛洗澡澡 :请针对农村用户大幅度降价,还有很多农村人的等着买便宜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