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加火山爆发威力约千颗原子弹
继当地时间14日喷发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Hunga Tonga-Hunga Ha'apai)海底火山15日再次发生大规模喷发。不久后,一波四英尺(约1.2米)高的海啸浪潮袭击了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人们纷纷涌向地势较高的地方,目击者称随之而来的还有从天上掉落的火山灰。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此次火山喷发规模非常巨大,释放的能量大概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中国气象爱好者”发文称,这有可能是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以来,全球最强的火山喷发之一。
目前,这场“史诗级”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已抵达太平洋沿岸多国。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6日最新消息,根据全球水位监测数据显示,此次火山喷发引发了越洋海啸,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简而言之,这场爆发于南太平洋的火山喷发,搅动了近半个地球。那么,为何这次火山喷发会如此猛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截至2022年1月16日11时30分(北京时间),太平洋沿岸的智利、日本和新西兰等国监测到明显海啸波,最大海啸波幅达1.5米。我国沿海海域于16日凌晨监测到海啸波,其中浙江石浦站最大海啸波幅约20厘米,其余潮位站海啸波幅均小于15厘米。
在800多公里以外的斐济,可以听到“巨大的雷声”。2300多公里之外的新西兰已经发布了火山爆发引发风暴潮警告,“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强风和异常的海浪”。一名新西兰天气预报员在推特上写道:“(火山喷发的)能量释放简直是惊人,据说新西兰各地都有人听到了音爆。”
此外,海啸还抵达4000公里外的美国加州圣塔克鲁兹,海水涨高漫进民宅,海岸边也出现了大浪。当地时间1月15日,智利海军海洋测量局通报称,海啸已于当天下午抵达智利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多个沿海城市遭遇超两米的巨浪袭击,部分市区出现海水倒灌。
远在8000公里外的日本也受到波及,日本气象厅16日凌晨连续发布海啸警报。这是日本自2016年11月以来首次发布海啸警报。根据岩手县内观测点观测到的海啸高度显示,久慈港最高1.1米、釜石40厘米、大船渡30厘米、宫古40厘米。
通常而言,海底火山的岩浆缓慢上升到海水中时,即使温度高达1200℃,岩浆和水之间也会形成一层蒸汽薄膜。这层薄膜为岩浆的外表面提供了一层隔热层,使其冷却。然而,当充满火山气体的岩浆从地下喷发出来时,岩浆迅速进入水中,会迅速破坏掉蒸汽薄膜,使热岩浆与冷水直接接触。
火山研究人员称之为“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类似于武器级的化学爆炸。极端猛烈的爆炸将岩浆撕裂,引爆了一个连锁反应——新的岩浆碎片将炽热的内部表面暴露在水里,爆炸不断重复,最终喷射出火山颗粒,造成超音速爆炸。
种种迹象表明,这场火山喷发的强度很可能达到了“火山爆发强度指数”(VEI)5级的上端,甚至有可能达到VEI6级,有可能是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以来,全球最强的火山喷发之一。
1、汤加火山爆发威力多猛
火山喷发的威力巨大,释放的能量大概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因为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直接蔓延到了斐济、萨摩亚、新西兰多国,它们纷纷发布海啸预警,日本、美国、智利海岸线开始紧急疏散。中国海岸也遭受了一定的影响。
火山是因为释放能量才喷发的,这些能量一般来源于地球内部,当地壳因为薄弱而承受不住来自地球内部的压力时,就会引起地球内部能源的释放,也就是火山喷发。
而此次的汤加火山爆发可以说是整个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有专家估计级别或达到了VEI-6级,是1991年6月15日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至今唯一的一次VEI-6级的火山喷发。
很多人不清楚VEI-6级什么概念?火山爆发指数(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简称VEI)是198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纽豪尔教授(Chris Newhall)和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斯蒂芬·塞尔夫提出的量表,以喷出物体积、火山云和定性观测用来量度火山爆发的强烈程度。
5级和5级以上的强烈火山喷发,在地球上并不多见,19世纪以来一共就11次,其中5级6次,6级4次,7级一次。其中,1815年的坦博拉喷发,是19世纪以来的最强火山喷发,达到了7级。在其后的1816年,欧洲、北美出现了著名的“无夏之年”,我国史书上也有气候异常的记载
如果威力规模真的达到了VEI-6级,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灾难还在后面,人类要警惕了。
2、汤加火山爆发将会引发全球灾难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一旦发生火山喷发,就是灾难性的毁灭。剧烈的震动、四溢的熔岩、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浓重的火山灰,波及数百千米之外,甚至全球的气候都会受影响。
1991年6月15日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它所释放的烟雾和灰烬形成了30余公里高的云团,火山喷出约100亿吨的岩浆和2千万吨的二氧化硫,向平流层中注入了大量的气溶胶,气溶胶形成了一层硫酸雾,这些物质随着季风漂洋过海,带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区,最远甚至飘到东非海岸。弥漫在空气中的硫酸雾和二氧化硫阻挡了阳光,导致1992年全球均温竟然下降0.5度,在往后的3、4年间也比平均温度减少0.25度。为此,1992年北半球出现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冷区频繁发生的现象,冷区有从冬到夏秋逐步向西北方移动的趋势.
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也对中国产生了影响,我国在1992年出现了较常年偏重的冷冻灾害:6月下旬 7月上旬长江流域大部分气温偏低35C,雨量虽小,但阴雨时间长,光照严重不足,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受到较大影响,6月东北大部,内蒙东部及河北北部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晚霜,农作物遭受冻害和冷害。 8月上中旬北方大部分气温又偏低,尤其是新疆北部和吉林、黑龙江两省大部分地区偏低23C ,使农作物发育期推迟,出现障碍性冷害,影响大田作物籽粒形成和水稻抽穗扬花。
3、全球气温将下降,引发气候危机
而根据现在卫星图观察到的图像,汤加火山巨大的火山烟柱的顶端温度已经下降到零下100℃以下,并且伴有水蒸气结晶现象,推测火山灰已经触达大气平流层,烟柱最高处或已超过2万米(海平面以上20公里),预估还会不断升高。
这次汤加火山爆发威力规模即使达不到VEI-6级,也已经到了VEI-5级,全球太阳光减少应该不到10%。这次火山爆发在南纬20度左右,正是东南信风带,火山灰会随着热带低气压先给地球来个“缠腰龙”的……再扩散至全球。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同样重大,全球或将迎来2年的火山冬天,对全球中高纬度粮食产量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澳洲南部、巴西南部、新西兰、阿根廷、智利及南非的气候将首当其冲。科学家目前应该尽快研究,这次汤加火山爆发,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春播和夏粮生产的影响程度。
要知道,现在全球因为新冠病毒,引发了粮食危机,而随着汤加火山的爆发,全球气候遭受影响的情况下,粮食危机将会进一步加剧。
此外,北半球阶段性冷事件及与之相关的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也会随着汤加火山的爆发进一步增多,对此,我们需要有心理准备。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更加要牢牢掌握粮食自主权,这样才能在粮食危机下,保证了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网友评论:
忘记密码的熊猫泡茶 :在地球君看只是挤了个痘痘而已
米法老公林克 :我不信,再往广岛扔一个比较一下
TYJH19 :广岛都变成度量单位了
70分度日 :有媒体称,哪个媒体呢,怎么计算的呢,不要老是忽悠大家好不好?
Sere橙in :天神族觉醒了!
漄漾 :越来越多的灾难,是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我家酉大宝 :日本是不是唯一一个挨过原子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