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本周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一周

2023-07-09 11:20 浏览:253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数据,7月6日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历史新高,打破了本周二(4日)的纪录。而此前全球最热的一天,只需追溯到3日。美国专家表示,虽然目前科学家们掌握的精确气温记录仅仅始于上世纪中叶,但他推算认为,本周很可能是“十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周”。
专家称本周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一周
专家称本周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一周

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数据,本周四(7月6日)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历史新高,打破了本周二(4日)的纪录。而此前全球最热的一天,只需追溯到本周一(3日)。
 
虽然“天气越来越热”成为很多人普遍的共识,但一周之内三次打破高温纪录的现实还是让人感到难以相信。专家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全球预计还将多次打破高温纪录。
 
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7日),国内A股市场电力股开盘冲高,在夏季极端高温可能来袭之际,投资者纷纷看好电网升级改造带来的机会。
 
1、全球平均气温一周三次创新高
 
根据美国缅因大学提供的气候分析器显示的数据,本周四(6日)地球的平均温度达到了17.23摄氏度,创下历史新高。此前的历史纪录是本周二(4日)的17.18摄氏度。而在本周一之前,全球平均气温纪录出现在2016年8月。
 
缅因大学的气候分析工具使用的是卫星数据和计算机模拟来测量全球气候的整体情况,并被美国政府机构认可,但没有得到联合国等全球权威机构的承认。美国伍德威尔气候研究所资深专家佛朗西斯表示,虽然目前科学家们掌握的精确气温记录仅仅始于上世纪中叶,但他推算认为,本周很可能是“十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周”。
 
据报道,近两个月来,欧洲、拉美、东南亚等多个区域遭遇了创纪录高温,全球整体气温升高的趋势十分明显。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研究中心6日表示,今年6月是有史以来最热的月份,大幅打破了欧洲地区在2019年6月的高温纪录。
 
在墨西哥,近日的一场热浪造成100多人死亡。墨西哥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索诺拉州的阿孔奇镇最高温度甚至达49摄氏度。即使北美大陆的高寒地带也未避免热浪的袭击,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城镇北格伦维尔,由于天气炎热,当地的冰球场作为避暑场所向公众开放。一位该镇居民对媒体表示:“我生平第一次感觉自己活在一个热带国家。”
 
在地球另一端的南极洲,本周整个南极大陆的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4.5摄氏度。
 
2、专家警告:今年还将创纪录
 
科学家们普遍预测,今年还会出现更热的日子。孟加拉国国际气候变化与发展中心主任萨利穆尔·胡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预计在今年内还会多次突破高温纪录。”
 
非营利组织“伯克利地球”的首席科学家罗伯特·罗德解释说:“全球气温不断创新高是短期内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可预见后果,叠加上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长期的全球变暖趋势。”
 
世界气象组织4日表示,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通常持续9至12个月。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为90%。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将在全球多片陆地和海洋中引发更多极端高温。该组织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该组织气象预报服务部门负责人穆富马·奥基亚在记者会上说,今后5年“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主席罗伯特·沃森表示:“人们想要廉价能源、廉价食品,但是气候变化才是廉价食品和能源背后隐藏的真正成本。”
 
3、国内高温“催熟”电力股行情
 
在国内,气温的升高趋势也很明显。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其中,6月华北、黄淮高温现象最为突出,北京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天津为次多。京津冀和新疆4省(区、市)6月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
 
据北京市气象台统计,自2023年6月以来,截至7月6日,南郊观象台35℃及以上的高温日数为19天,为1951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在A股市场,投资者出于对极端高温天气的担忧,纷纷重仓电力行业股票。7月7日,电力股开盘冲高,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电网投资维持高位增长,特高压、变电设备招标采购金额大幅提升,2023年以来电网高压以上部分结构化采购向好凸显。
 
中信证券认为2023-2024年电网投资有望延续加速状态。国网特高压、变电设备招标采购规模显著提升,拉动电力设备企业网内高压业务持续增长。建议关注特高压和变电设备等高压以上高景气环节,和持续布局发力海外和系统外市场的标的。
 
一、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1、人为原因
 
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气温升高。
 
另外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引起大气气温的进一步升温。
 
2、纬度因素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在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低。因此,在南北半球,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利用此规律可根据气温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确定其所属半球。
 
3、地势高低的影响
 
同纬度地区,地势高处气温低。譬如,同在夏季,青藏高原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而与其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全国的炎热中心之一。原因是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 ℃。
 
4、海陆差异的影响
 
陆地上的等温线多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则较平直;夏季陆温高于海温,冬季陆温低于海温。原因是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所以夏季陆地比海洋温度高,冬季陆地比海洋温度低。陆地冬夏温差比海洋大,海洋气温年较差小。
 
5、洋流的影响
 
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的地区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地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
 
二、全球气温升高的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
 
4、土地遭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全球气温升高。
 
网友评论:
 
狂奔的蜗牛sarah :有没有可能是未来十万年夏天里最凉快的一周?
 
揽芳华乐未央 :热射病真的会热死个人
 
花与深巷 :热极必反,远古地球热到巅峰就会进入冰河世纪,就是不知道人类抗不扛得住
 
老王卖花A :天气预报和老百姓的体感总是拧巴,老天爷也不说实话了。
 
真真烦死个人 :美国澳大利亚的山火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而且是每年都在大量排放。
 
开平路666 :又是专家,如何测算的?做梦测算的吗?
 
毒舌的香菜 :温州明天降温到35以下
 
好久不见了哈 :专家还说了什么。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