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对脸喷3圈清凉喷雾被冻伤

2025-08-25 03:54 浏览:200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近日,湖北武汉,20岁的张女士和朋友相约去爬木兰山,下山时因高温和台阶陡峭,张女士顿感头晕目眩满脸大汗。为了尽快降温,她用清凉喷雾对着脸喷了3圈,随后便感到一阵灼痛,脸上冒出大量红斑。下山后,张女子赶紧就医,结果被诊断为皮肤冻伤。医生表示,面部皮肤本就娇嫩,患者使用的降温产品中含有丁烷,对着面部近距离、大剂量喷洒后,导致气化吸热过猛,这才引起了冻伤。
女子对脸喷3圈清凉喷雾被冻伤
女子对脸喷3圈清凉喷雾被冻伤

冷感毛巾、挂腰空调、冰凉颈圈……高温天气下,各类降温产品在网络上热销。20岁的张女士(化名)平日里就很怕热,近日刷手机时看到一款号称“一喷就能降温”的清凉喷雾卖得很火,张女士果断下单买了一瓶。
 
起初,张女士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提示,每次使用时仅将喷雾喷在衣服上。7月17日,她与友人相约爬山,想要快速提神降温,她便将清凉喷雾对脸喷了3圈,一阵灼痛感让她瞬间清醒。迅速下山后,她掏出手机调成自拍模式,却看到镜头里的脸冒出大量红斑,吓得提前结束行程,驱车直奔医院。
 
医生表示,一些清凉喷雾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丙烷、丁烷、二甲醚等低沸点物质,喷涂后这些成分遇热迅速气化,吸收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有的可使局部温度降至0℃以下,但若掌握不好喷涂距离,或者大剂量使用,便会产生冻伤等意外事件。
 
医生建议,高温天在使用清凉喷雾类降温产品时,有易燃及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不要选择,尽量避免选择含有丙烷、丁烷、大量酒精成分的产品;使用之前建议先进行皮肤测试,确认不过敏或者对皮肤无刺激再考虑使用。
 
一、清凉喷雾怎么用
 
清凉喷雾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喷在皮肤上的,一类是需要喷在衣服上的,这两类产品都是没有危害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有一些可以直接喷在皮肤上的清凉喷雾,在出门前或者在室外经过太阳暴晒之前,可以在露出的皮肤表层轻轻喷洒一遍,也可以令肌肤维持短暂的清凉感。
 
还有一些衣物降温清凉喷雾,需要将产品喷在衣服的表面,在你认为比较容易出汗的地方都可以提前喷好。其实也可以在出汗以后再喷,喷雾里含有的酒精成分挥发以后,会带走衣物表面的一些热量,从而产生瞬间凉爽的感觉。
 
在使用衣物降温一类的清凉产品时,最好与衣物距离保持在10cm以上,每处喷2-3次,保证喷洒的均匀度,可以喷在容易出汗的腋下、后背、脖颈等处效果最佳,如果感觉清凉效果减弱或者持续时间太短,可以增加喷雾的使用次数。
 
二、冰凉喷雾有什么危害
 
冰凉喷雾的危害与冰凉喷雾的成分、使用方法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1、冰凉喷雾无明显危害的情况:冰凉喷雾种类较多,如选择主要成分为花露水的冰凉喷雾,对皮肤刺激性较小。少量喷洒在皮肤或衣服上,可以使人体感觉到清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也不会对皮肤造成太大的伤害。
 
2、冰凉喷雾有明显危害的情况:部分冰凉喷雾中添加化学制剂或酒精含量较高,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如将这类冰凉喷雾直接喷洒在皮肤上,可能使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体质敏感者大量使用这类冰凉喷雾,还可能引起风疹,有皮肤瘙痒、红肿等表现。喷洒在面部出现严重风疹症时,可能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
 
三、清凉喷雾原理
 
清凉喷雾的原理是通过清凉喷雾里所含有的主要成分挥发带走热气变凉爽。酒精和薄荷醇在遇热挥发时一起带走了一些热量,从而产生了凉爽的感觉,其中最主要的其实是靠薄荷成分刺激皮肤产生的冷感。
 
清凉喷雾最主要的成分都是酒精和一些薄荷醇,所以是有降温的作用的,使用清凉喷雾,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降温的作用。使用清凉喷雾产品,确实能感受的到凉爽,但是凉爽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很短时间内这种凉爽感就已经感受不到了。
 
实际上,人的每一寸皮肤都是人体的散热器官,夏天天气十分炎热,人们也会流更多的汗,人体温也会升高,所以人的体温是由血液所决定的。清凉喷雾降温的效果其实是从外部进行物理性降温,非常有限,而且时间很短。
 
注意清凉喷雾产生的效果是短时间的冷感,而并不是真实降温凉爽,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使人凉爽的效果,可以在非常热的时候短暂降温解暑。
 
网友评论:
 
石玉食欲诗雨 :这就和你跑完一千米 立马喝一瓶冰镇可乐一样
 
月夜追风花满天 :冷知识 丁烷属于可燃性气体,在车里不要喷,喷了也不要在车里抽烟,小心给你车炸了。
 
成人礼aini :一冷一热引起的吧
 
Ba1ian9 :你用什么产品之前得先看一下说明书吧,他肯定写了,不让你直接对着皮肤喷
 
萌萌不是马的小屋885 :你娇嫩的皮肤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
 
选择困难症解决方案 :面部皮肤很娇嫩的吗
 
皮皮猫小橘子猫和莎莎猫 :一热一冷,连岩石都能弄裂,何况区区的肉体凡身
 
刷刷刷斯赵四 :脸上的角质层很薄的
 
祝您大便永远通畅 :化学成分加上剂量过大。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