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图显示福岛核污染水激增

2023-08-25 22:21 浏览:310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8月24日,日本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引发多方反对。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为冷却受损后的核反应堆,福岛核电站不得不持续注水,加上雨水和地下水,大量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产生。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十年左右时间,原本是空地的区域堆满了存放核污染水的储水罐。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全部排完,至少要持续30年。
卫星图显示福岛核污染水激增
卫星图显示福岛核污染水激增

8月24日,日本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引发多方反对。根据日本空间图片公司(JSI)发布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出,福岛核污染水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出现大幅增加。
 
2011年3月19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及其周边区域卫星俯视图。图片来源:日本空间图片公司(JSI)网站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受地震、海啸双重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为冷却受损后的核反应堆,福岛核电站不得不持续注水,加上雨水和地下水,大量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产生。
 
为储存这些核污染水,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核电站周边修建了大量储水罐。
 
2020年11月18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及其周边区域卫星俯视图。图片来源:日本空间图片公司(JSI)网站
 
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十年左右时间,原本是空地的区域已堆积了密密麻麻的储水罐。
 
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按计划,2023年内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首批计划排出约7800吨,将从8月24日连续排放17天。要把核污染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
 
核污染水排海污染有多大
 
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排放量、放射性物质的性质、稀释效应、距离海岸线的距离以及海洋循环等。下面是一些相关的信息:
 
1、应用国际标准和控制措施:核能发电站等核设施在处理核污水排放时,应遵守国际标准和合规要求,例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其他监管机构的规定。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核污水排放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稀释效应:海洋具有较大的体积和流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和扩散排放的核污染物。这可以降低其对特定区域的影响。
 
3、生物累积:某些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在海洋生物体中逐渐积累,特别是在食物链中的高级消费者。这可能导致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包括捕食者和人类食用的海鲜。
 
尽管如此,核污染水排海仍然是一个严肃的环境问题,需要科学、谨慎和透明的管理。国际上有专门监测和评估核污染水排海的机构,以确保核电站等核设施的排放活动符合安全标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请注意,具体的污染程度和影响因素会因排放源、处理措施和特定情境而异。如果您对特定核污染事件或设施的影响有更具体的关注,请咨询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或当地的环境保护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网友评论:
 
午夜微辣 :说那么多,也只是抗议,反对!
 
看运气怎么样 :以后日本的海鲜不能吃了,大家还是多多支持国产的。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