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宣布将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一方面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人民银行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央行降准利好哪方面?
央行降准是指央行减少商业银行必须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从而释放流动性并提高银行体系的资金供应。央行降准可以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一系列利好影响,包括:
1、促进贷款投放:降准能够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资金量,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鼓励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和个人的融资便利性,推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2、降低融资成本:降准后,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可以降低其借贷利率,对企业和个人借款者而言,意味着更低的融资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和个人消费的负担。这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刺激金融活动和经济发展。
3、缓解资金供给紧张:降准可以缓解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短缺和资金供给紧张的问题,提高金融市场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和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4、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降准可以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这有助于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就业增长和产业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降准的具体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预期、货币政策的整体取向等。此外,在实施降准政策时,央行也需要综合考虑通胀预期、金融风险等因素,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