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领导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中新发现了76颗偶发脉冲星,其中包括了目前人类已知脉冲星中最暗弱的一批天体——旋转射电暂现源。10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我国天文学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
旋转射电暂现源与持续辐射脉冲的大多数脉冲星不同,它们通常仅在少数旋转周期中偶然辐射脉冲,很难在正常的脉冲星搜寻体系里捕捉到。科研人员必须从高灵敏度望远镜观测数据中一一筛选,检测到几个脉冲后再挖掘出公共周期。自2006年首个旋转射电暂现源被发现以来,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陆续发现了160余颗,天文学家意识到,它们应该是具有特殊性质的脉冲星,大约占脉冲星总数的5%。
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高效单脉冲搜寻程序,从FAST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的数据中系统性搜寻单脉冲,共找到了76颗新的暗弱的旋转射电暂现源。其中,共包括26颗尚未发现自转周期的射电瞬变源,16颗已确定周期的标准旋转射电暂现源,10颗长期沉默但短时间发射周期信号的极端消零脉冲星和24颗偶发强脉冲的极暗弱脉冲星。
由单脉冲搜寻技术才能发现的偶发脉冲星,大约占FAST巡天发现脉冲星总数的12%。FAST新发现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最低已达到亚微央斯基量级。为深入理解旋转射电暂现源的物理性质,团队还利用FAST对国际上已知的59颗旋转射电暂现源进行了观测,确认旋转射电暂现源就是偶发脉冲星。
科研团队表示,这项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的致密残骸及其辐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而高灵敏度的观测,是揭示这类天体物理特征的关键。
一、中国天眼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中国天眼,即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面射电望远镜,具有广泛的科学研究用途。其主要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深空探测:中国天眼可以接收和分析来自宇宙深处的射电信号,用于探测和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恒星、银河系和其他星系等天体。它能够提供关于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等重要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性质和演化过程。
2、快速射电暴探测:中国天眼被广泛应用于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的观测。FRB是一种突发的、来自宇宙深处的强大射电信号,来源目前仍不为人知。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能力使其成为研究FRB现象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揭示这些神秘信号的起源和性质。
3、脉冲星研究:脉冲星是一类自转快速、辐射强烈的中子星遗迹,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和独特的性质。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和大视场能力使其成为脉冲星观测的理想工具,有助于研究脉冲星的自转特性、磁场结构、重力理论验证等重要问题。
4、射电探测技术研究:中国天眼还广泛应用于射电探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信号处理、射电频谱分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通过对射电观测的技术创新和改进,提高射电天文学的灵敏度、分辨率和数据处理能力,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天眼作为世界一流的射电望远镜,主要用于深空探测、快速射电暴观测、脉冲星研究以及射电探测技术研究,为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射电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工具。
二、脉冲星有什么用?
脉冲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恒星遗物,具有极高的自转速度和强大的磁场。它们对科学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1、导航系统改进:脉冲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自转周期,可以作为导航系统的参考时间标准。通过监测脉冲星的到达时间差异,可以提高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2、重力理论验证:脉冲星在极端的引力环境下运动,可以用来验证广义相对论等重力理论。通过观测脉冲星的自转和轨道特性,可以检验引力场理论的准确性,并揭示宇宙中的引力现象。
3、天体物理学研究:脉冲星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研究脉冲星的自转周期、脉冲轮廓、辐射机制等,有助于了解恒星演化、星际介质、宇宙高能现象等重要问题,以及探索宇宙起源和结构。
4、引力波探测:脉冲星可用于引力波探测。引力波是由质量重大天体在空间中产生的时空弯曲所引起的波动,通过监测脉冲星的周期变化,可以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并研究宇宙中的引力现象。
总而言之,脉冲星对于天文学、物理学和导航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和改善技术应用。
网友评论:
阻挡时光的瀑布 :你的脑电波特征已经发向无尽的宇宙
同江岁月 :我们的天眼,从运营到现在,成果就是不断发现中子星 以及中子星的2.0版脉冲星,其余的业务啥也没干,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端的设备啊,能不能干点正事。
客订实拍-白云皮具城-奢侈品包包 :发现越多越好。别发现外星人哈。
殇90493 :中国发现的不就可以中国式命名,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