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港最快时速达129公里 什么是钢架雪车?钢架雪车有多危险?

2022-02-12 16:08 浏览:347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闫文港最快时速达129公里,钢架雪车因危险性一度被冬奥会除名。】2月11日,在男子钢架雪车第4轮滑行中,中国运动员闫文港滑出了最快129.71公里/小时的速度,这是此轮滑行中最快的速度,“海坨山车神”在中国赛道上滑出了世界速度。
2月11日,在男子钢架雪车第4轮滑行中,中国运动员闫文港滑出了最快129.71公里/小时的速度,这是此轮滑行中最快的速度,“海坨山车神”在中国赛道上滑出了世界速度。
闫文港最快时速达129公里
“前几轮滑行还是比较保守的。”闫文港评价前几轮的表现时说。
 
正如闫文港所说,前两轮滑行中,他的滑行用时分别排在小组第3位和第4位,两轮综合排名第3,让外界看到了夺牌希望。但第3轮比赛,闫文港小组排名仅第6,整体排名下降到第4。
 
闫文港表示,面对这样的成绩,第4轮滑行必须要拼出来。最终,他滑出1分00秒15的最好成绩,这也是所有选手4轮滑行中第二好的成绩。
 
“当时心理还是蛮强大的,所以能拿到这样的成绩。”闫文港说,“我感觉自己是有实力的,只是在前3轮滑行的时候,心理还不够强大。”
 
闫文港透露,第4轮滑行开始前调整了心理状态,教练也在赛道细节上给他做了讲解,这让他更加坚定,才有了末轮的出色发挥。
 
1、钢架雪车被称为“雪上F1” 危险性高曾两次被逐出冬奥会
 
闫文港推车出发、加速、俯卧在雪车上,头部向前、沿着弯曲的滑道风驰电掣……
闫文港最快时速达129公里
“钢架雪车”,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是陌生的。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冬奥会最刺激的项目,一个是雪橇,另一个就是钢架雪车,它们都是急速滑行项目,以快制胜。钢架雪车比赛是在用混凝土或钢管、木材及其他合成材料架设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槽状滑道内进行,整个线路由起跑区﹑出发区、滑行区及减速区4个区段组成。运动员在起跑区推着雪橇跑,脚部用力蹬地面制造加速度,然后迅速趴在雪橇上面,身体是俯卧状态,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调节方向。
 
钢架雪车在赛道中滑行的速度每小时高达120-135公里每小时,近乎可算“贴地飞行”。垂直落差有110多米,失重感、窒息感、恐惧感……运动员需要克服各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因此被誉为“雪上F1”。因为该运动过于惊险刺激,而且受伤率中附加的伤残严重性等因素,曾两次被取消冬奥会项目资格,直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才重返奥运大家庭,并延续至今。
 
2、从跳远跨界钢架雪车 闫文港咬着牙挺过来
 
2016年,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成立。参照国际经验及国内现实情况,国内第一批钢架雪车队员都是“跨界跨项”而来,其中大多数是田径运动员,包括短跑运动员张培萌。面对国内没有专业训练和竞赛场地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以耿文强为代表的中国钢架雪车队员奋力追赶,几年来不断书写新的参赛纪录和最好成绩。2018年,耿文强代表中国钢架雪车队在韩国平昌冬奥赛场首次亮相,获得第13名。同年的12月,闫文港在德国一举夺得中国钢架雪车历史上首枚世界比赛的金牌。
闫文港最快时速达129公里
出生于1997年的闫文港来自天津。2016年,还在天津田径队练习跳远项目的闫文港,通过跨界跨项选才进入刚刚组建的国家钢架雪车集训队,并就此改变人生轨迹。7年的跳远生涯让闫文港拥有出色的爆发力,这是钢架雪车项目起跑阶段必需的身体素质。闫文港第一次上赛道滑行是在加拿大卡尔加里,连游乐场过山车都没坐过的闫文港,却被外教从半山腰的10号弯推下,“第一次滑虽然速度只有四五十迈,但还是很紧张,到达终点的那一刻觉得非常痛快,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个项目。”闫文港说。
 
刚开始练习钢架雪车的时候,闫文港坦言自己是咬着牙挺过来的。因为动作不熟练,全身被撞得淤青,第二天还要继续趴在橇上训练。如此日复一日,一冬天身上的肿痛和淤青都消不下去。这些年来,闫文港努力训练让自己身体的各项素质都大大提升。“只有身体变强了,心理上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3、享受每一次高速滑行的过程 最终实现历史性突破
 
虽然进入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性格稳重、刻苦勤奋的闫文港还是战胜了来自技术、心理、经验等多方面的困难,很快便在钢架雪车项目上站稳脚跟,成绩也随之突飞猛进。
 
2019年,他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男子钢架雪车金牌,证明自己已成为该项目的国内佼佼者。通过条件严苛的国内选拔赛,闫文港最终携手殷正在“四选二”的竞争中胜出,获得了代表中国队出战北京冬奥会的资格。入住延庆冬奥村后,闫文港和队友们开始参与冬奥会的官方训练。对于这条赛道,闫文港早已烂熟于心,甚至每一个赛道细节、每一个弯道角度都已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闫文港自己非常享受每一次高速滑行的过程,而且早就不再恐惧碰撞、侧翻带来的危险,取而代之的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想太多,就会撞得很惨,所以必须投入、专注,通过一次次地滑行不断提高水平。”
 
比赛前,闫文港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站上北京冬奥会的领奖台。今晚,他兑现了承诺!尽管在第三轮之后总成绩仍落后排在第三位的选手0.05秒,但最后一轮他滑出1分0秒15的个人最好成绩,在决赛轮20位选手中排名第一,并且反超此前排在第三位的选手0.22秒,获得该项目铜牌!实现中国选手在冬奥会钢架雪车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
 
什么是钢架雪车?
 
冬奥会并不缺少极限运动。但其中一项比较独特的比赛项目就是钢架雪车——运动员将以每小时140公里的速度头朝下跳入冰道,几乎算得上是“贴地飞行”。
 
钢架雪车是一项冬季运动,运动员通过奔跑和跳跃,最终腹部朝下紧贴雪车,面朝前方,在跑道上快速滑行,用他们的腿和肩膀控制方向。它与雪车相似,不同的是运动员是头朝前,而不是仰卧着。
 
钢架雪车赛道,赛道垂直落差达110米。
闫文港最快时速达129公里
钢架雪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三大滑行项目之一,与滑雪和雪车并列,竞争非常激烈。男子和女子比赛都是由两天内的四组跑加在一起组成的,两组时间加起来最快的运动员为冠军。
 
钢架雪车来自传统的冬季活动雪橇,这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瑞士。该项目在1928年的圣莫里茨奥运会上首次亮相,但因为过于惊险刺激,曾两次被取消冬奥会资格,此后中断了52年。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它再次出现在奥运会项目中,从那以后,它一直是冬季奥运会的一部分。
 
多年来,英国在这项运动中获得的奖牌最多(9枚),紧随其后的是美国(8枚)。英国队的莉兹·亚诺德(Lizzy Yarnold)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和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得了两枚钢架雪车项目的金牌,数量为世界第一。
 
在过去的三届奥运会上,主办国都获得了男子钢架雪车金牌。媒体普遍认为,主办国拥有优势,因为他们自己的运动员可以在训练时就使用比赛专用道。
 
“运动员要放弃对命运的掌控”
 
目前,研究人员仍在研究如何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快——其他的滑橇运动提供了更清晰的获胜途径:雪车运动员通过拉动连接在转向螺栓上的两根绳子来转向、雪橇手通过弯曲小腿肌肉和抓住雪橇把手来控制方向。但钢架雪车项目的运动员只能通过轻微的耸肩或踢腿来试图加速。运动员、教练和研究人员一直在在努力破解该项运动的空气动力学,哪怕是最轻微的抽搐都可能改变运动员的滑行轨迹,从而对成绩做出改变。2018年,来自维尔京群岛的骨瘦瘦的运动员凯蒂·坦南鲍姆(Katie Tannenbaum)告诉《纽约时报》:“甚至有几次我只是用眼睛看(不用做任何事)。”
 
目前,关于钢架雪车的非专利研究很少,并且主要集中在起跑阶段,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推着雪车向前跑以产生速度。科学家们研究了跑步阶段的理想步数、理想步长和频率,甚至臀部、膝盖、脚踝和大腿的理想角度。但科学家们对更可怕的滑行阶段的机制了解甚少。”
 
钢架雪车的滑轨对身体的要求非常苛刻:运动员在转弯时要承受4到5个重力的压力,还必须承受跑道发出的震动。“运动员每天不能练习超过两到三次,”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机械工程师蒂莫西·魏(Timothy Wei)说。“在一季训练结束的时候,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运动员都(因运动伤害)无法清晰地思考。”因此,跑步者可以随时练习跑步,而钢架雪车运动员每年只能累积几个小时的训练时间。
 
同时,由于测试的机会很少,钢架雪车运行在逻辑上很难研究。国际雪车联合会列出了世界上17个赛道,都位于北半球。这种排他性为其他希望训练的国家制造了经济和环境障碍,更不用说参加奥运会了。赛道通常是蜿蜒曲折的,像过山车一样,当运动员在赛道上飞驰时,很难持续地观察他们。但在一场胜利差距通常只有百分之几秒的比赛中,对于运动员来说,了解减缓滑行速度的空气动力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将它们最小化。“当你的脸朝向冰面时,你可能很难知道调整脚的位置或在雪车上上下滑动是否真的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与其他滑冰赛项目相比,钢架雪车的部分魅力可能在于,它要求运动员放弃在冰上对自己命运的完全掌控。“尽管它看起来非常疯狂,但从很多方面来看,它是滑行运动中最安全的,这有点矛盾,因为你几乎没有转向控制,”魏博士说。“在这些极限运动中,过度驾驶往往会导致撞车。”此外,他还表示:“最具空气动力学的钢架雪车的运动员不会是一个胖子,而是一个真正的骨架——风会呼啸着穿过运动员的肋骨。”
 
钢架雪车有多危险?
 
钢架雪车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人体在冰面或雪面上要高于15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冬奥会上只有钢架雪车可以做得到。中国选手耿文强在钢制摩托雪橇男子单项比赛中创造了历史。第一位登上钢制摩托雪橇奥运会舞台的中国运动员,耿文强最终以3分24.65的总成绩获得该项目的第13名。正是因为中国运动员的出现,这项赛事才开始为更多的中国人所熟悉。运动员们头朝前,躺在一块80厘米见方、20厘米高的钢板上,以大约150公里/小时的速度滑入一个1200米长的半封闭式滑道。
闫文港最快时速达129公里
运动员除了头盔,似乎没有其他保护措施。在观看了昨天的比赛后,中国队取得了突破,但也不断哀叹这项运动“太危险了”,在冬奥会近100年的历史中,钢框架摩托雪橇车已经“缺席”了54年。即使在第二届冬奥会之后,钢制摩托雪橇也被取消,直到20年后圣莫里茨再次举办冬奥会才重新出现。1948年冬奥会之后,钢架雪车再次成为一项比赛。
 
钢结构摩托雪橇比赛中使用的赛道与雪橇和摩托雪橇比赛相同,并且与摩托雪橇比赛共用一个起点。钢架摩托雪橇车没有转向器和制动装置。底部由一个铅加重骨架和两个固定的管状钢叶片组成。车身配有手柄,运动员在起步时可以推动摩托雪橇车,这也有利于运动员将身体稳定在体内。缓冲器安装在车身的前部和后部。钢架摩托雪橇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和体重都有要求。
 
钢架摩托雪橇的底部由一个滑架和两个固定的滑铁组成。滑橇和滑铁是由铁制成的,但现在大部分是由合金制成的。冰橇与冰面接触的部分不得有任何涂层。冰橇的大小变化很大,长度为0.8~1。2米,高度0.8~0。2米。钢架摩托雪橇对滑冰鞋和运动员的质量有严格要求。男子冰鞋质量在43公斤以内,冰鞋和运动员总重量不得超过115公斤。
 
钢架雪车这个运动项目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钢架雪车的时速相对来说是特别高的,而且钢架雪车轨道起伏不定,具有非常大的坡度以及旋转倾斜度,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自己肌肉的爆发力来控制车辆行驶的速度以及方向,如果发生意外的话,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网友评论:
 
隻琪 :这个项目真的好危险!这是很大的突破
 
何以古达 :父母才是最希望孩子平安的啊
 
公孙策不策 :竟然是跳远转的钢架雪车,看来田径运动员就和我们理学院的数学系同学一样啊,啥理工科专业都好转,考研方向也多,厉害
 
狸狸就招桃花 :钢架雪车看的我心惊肉跳,好危险,历史上也曾经因为危险,取消其为奥运项目。也有运动员训练时出了意外。所有运动员都不容易,能拿牌更是厉害希望发挥水平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安全最重要
 
快乐人生zry :这个项目看的人特别紧张太危险了,参加的两名运动员都是好样的
 
有靶的射手 :昨天看比赛我妈就说,如果我是这个运动员的妈妈,都不敢看比赛,危险度太高了。果然当妈的心都是一样的!!
 
--旅哘者-- :所有人都关心你飞的高不高 远不远 只有母亲才是那个关心你飞的累不累的
 
风誓无虑 :运动员们不容易,背后的家人也不容易
 
鬼璽 :含金量很高的铜牌,米兰冬奥会真的可期
 
未来猫猫的幸福生活 :好吓人,太厉害了
 
小娇儿Rebecca :时速130 是我开车都不太敢的速度,牛!
 
黑白女乔 :太危险了。。真不容易,感觉取消这项目也有道理
 
Eurus使命必达 :这我看的都是心惊肉跳的,真怕一下子就飞出去了呀!真的太不容易了,点赞
 
斑驳陆离的莹 :厉害了,第一次知道有这种比赛的。转弯时候速度那么快太考验运动员反应能力了。
 
小小球人 :超高速运动
 
星月很浪漫 :妈啊,好吓人啊,真是用命去拼
 
西红柿-旺仔 :我觉得非常厉害 非常危险 但是我看有网友说躺着比赛 他也可以 我真的忍不住了,无知是多么的可怕
 
乾坤日夜服 :135公里/小时时速,还全凭肉身控制方向,在我国这么开车要被交警处以1000元罚款,扣6分,有可能吊销驾驶证的…..
 
我真是個小天才h :我记得之前有个新闻说钢架雪车运动员就是冬奥的时候出意外去世了,真的很危险
 
黑迷4946 :看这个项目的时候就觉得什么名次奖牌不重要,平平安安比完赛就行,状态不好直接弃赛也可以
 
我就想做个小女人 :这项比赛还是取消吧
 
CYWUEHDXA :135km/h肉身俯冲靠头和肩和脚拐弯救命……
 
榕大宝的ma :非常理解闫文港母亲不敢看比赛的心情,真的危险。
 
任宥纶一起看星星呐 :@Sxm0718 感觉好危险啊
 
ruirui1004 :超级吓人和精彩的运动。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