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召回驻俄罗斯代办
1、乌克兰召回驻俄罗斯临时代办,以进行磋商
路透社2月22日消息,乌克兰外交部周二表示,已从莫斯科召回驻俄罗斯临时代办,以进行磋商。
外交部要求与俄断交
据塔斯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已收到乌克兰外交部要求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的请求,正在考虑这种可能性。
2、乌克兰外交部宣布召回驻俄罗斯临时代办柯季洛
据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22日,乌克兰外交部表示,将召回驻俄罗斯临时代办柯季洛(Vasyl Pokotylo),就当前局势进行磋商。
早些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他已收到乌克兰外交部要求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的请求,正在考虑这种可能性。
不过,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坚科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并不希望看到“俄乌断交”,这会使两国公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莫斯科强调,它仍旧对外交接触持开放态度和感兴趣。
3、乌克兰在微博发表声明
22日,乌克兰外交部就俄罗斯联邦决定承认所谓“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独立“一事发布声明。
乌克兰外交部就俄罗斯联邦决定承认所谓“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的“独立“声明。来源:乌克兰外交部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信息中心官方微博@乌克兰信使,发布了中文版声明,#乌克兰在微博发表声明#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中文声明全文如下:
乌克兰外交部就俄罗斯联邦决定承认所谓“DNR”和“LNR”的“独立“的声明
乌克兰谴责俄罗斯联邦决定承认在乌克兰临时被占领土上的其伪组织的“独立性”,即所谓“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俄方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侵犯了乌克兰在国际公认边界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俄罗斯承认所谓“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决定不会产生任何法律效益。这一决定使局势急剧升级,并可以意味着俄罗斯联邦单独退出明斯克协议。乌方理解俄罗斯挑衅乌克兰的意图和愿望。我们考虑到所有风险,不屈服于挑衅,继续致力于俄乌武装冲突的政治和外交解决。乌克兰外交部按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利的委托,动用所有外交工具来防止武装冲突的爆发。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莱巴一直与各国外长保持联系,以协调外交努力并采取措施举行国际机构会议、首脑会议、引进国防援助并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俄罗斯联邦的进一步决定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对当今事件的反应。因此,我们坚持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制裁,以发出不允许进一步升级局势的明确信号。是时候采取行动了,以结束俄罗斯的侵略,恢复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4、俄罗斯决定撤回俄驻乌克兰外交机构人员
当地时间2月22日,俄罗斯外交部就决定撤回俄罗斯驻乌克兰外交机构人员发表相关声明。
声明强调,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驻基辅大使馆和俄罗斯驻敖德萨、利沃夫和哈尔科夫总领馆多次遭到袭击。针对位于基辅的俄罗斯科学和文化中心的挑衅时有发生,中心负责人的健康受损,中心的财产也遭到破坏。俄罗斯外交官也一直是被攻击的目标,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车辆也曾被纵火烧毁。乌克兰违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规定的义务,对上述行径熟视无睹。
鉴此,俄方的首要任务是照顾好俄罗斯驻乌克兰使领馆的外交官和工作人员。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俄罗斯领导层决定撤回俄罗斯驻乌克兰外交机构人员,并将尽快落实。
5、乌克兰面前的路只剩一条?给西方当“人肉盾牌”,关键时刻被抛弃
一夜之间,乌克兰被“一分为三”,欧洲又多了两个“新国家”。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全国视频讲话,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后,俄军随即前往上述地区执行维和任务。
有意思的是,当地民众非但没有任何因脱离乌克兰而产生的“不适感”,反而表现得很是“期待已久”。据海外网报道,顿涅茨克地区的民众走上街头,高呼“俄罗斯”,并燃放烟花,民众们庆祝的分贝甚至盖过了远处的零星枪炮声。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宗同源”一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至于上述被普京承认“独立”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它们此前都属于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
苏联解体后,顿巴斯属于乌克兰领土版图内,此地与俄罗斯紧密相连,且是俄罗斯族裔聚集区,当地民众也主要信仰东正教,有着天然的亲俄倾向。此外,东南地区是乌克兰的重工业基地,也和俄罗斯的本土工业一脉相承。
不同于上述两地的喜气洋洋,普京甩出的这张牌,让乌克兰局势顷刻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乌克兰总统的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向西方发出“求救”信号。话说,经历了一连串打击的泽连斯基仿佛比以往更显沉稳。他满面愁容但坚定地表示,“乌克兰不怕任何人也不怕任何事”,而普京的决定“不会改变乌克兰的实际国界线”。
不得不说,在乌克兰的诸多寡头和高层政客几乎“跑了个干净”的情况下,此时的泽连斯基确实表现出了几分担当。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泽连斯基就任乌总统后的诸多外交政策确实颇为激进,之所以会有今天的结果,他本人及其团队都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不知道他在深夜辗转反侧之时,是否曾为自己不甚成功的外交决策感到后悔?
不过,无论泽连斯基有何表现,乌克兰东部地区“肢解”恐怕已很难挽回。以乌政府军当前的规模和装备水平来看,倘若其和俄军爆发冲突,恐怕只会被杀得大败,而俄乌关系也将再无腾挪空间。至于美国,它或将继续兜售“战争恐慌”,继而达成浑水摸鱼的目的,但很难会为了所谓的“拯救乌克兰”而出动一兵一卒。
从结果上来看,“战斗民族”此举是乌克兰和北约“非要将刀尖抵近俄罗斯咽喉”所致。从基辅方面甘愿充当美国“反俄棋子”的那一刻起,下场就已经注定了……
不过,反思过去的错误,总归是成长的第一步。在乌当局发现自愿充当“西方盾牌”也不能换来北约的保护后,或许会改变自己的政治路线,这可能也是唯一的出路。而“成长的代价”,不可谓之不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