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父和亚父的区别

2022-02-28 16:23 浏览:264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仲父和亚父的释义和意义都不同:1、释义不同:仲父这个词汇原先意思是叔父,即古代称父亲的大弟。而所谓亚父,就是指在自己心中地位仅次于生父的人,是表示对此人十分尊敬,但是并没有结交亲属关系。2、意义不同:古人以伯仲叔季为排行,“伯父”、“叔父”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而仲父却因为特殊的原因,成为了一种古代帝王赐予股肱重臣的一种荣誉称号。
仲父和亚父的区别:
仲父和亚父的区别
1、释义不同
 
仲父这个词汇原先意思是叔父,即古代称父亲的大弟。而所谓亚父,就是指在自己心中地位仅次于生父的人,是表示对此人十分尊敬,但是并没有结交亲属关系。
 
2、意义不同
 
古人以伯仲叔季为排行,“伯父”、“叔父”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而仲父却因为特殊的原因,成为了一种古代帝王赐予股肱重臣的一种荣誉称号。
 
而亚父一般来说都是君主对重臣的一种笼络方式,例如项羽将属下重要谋士范增称为亚父。
 
仲父和亚父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1、仲父:这个词汇原先意思就是叔父。古人以伯仲叔季为排行,“伯父”、“叔父”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而仲父却因为特殊的原因,成为了一种古代帝王赐予股肱重臣的一种荣誉称号。
 
2、所谓亚父,就是指在自己心中地位仅次于生父的人,是表示对此人十分尊敬,但是并没有结交亲属关系。一般来说都是君主对重臣的一种笼络方式,例如项羽将属下重要谋士范增称为亚父。
 
仲父和亚父的来历:
 
1、仲父来历:
 
“仲”在古代象征兄弟排序, 有“伯仲叔季”之分。 “仲”就是中间的意思, 古代父亲的大弟弟称为“仲父” 秦始皇的仲父是吕不韦,此人对 嬴政的父亲有拥立之功。秦始皇 称吕不韦是“仲父”。
 
仲父在古代的意思为父亲的大弟。
 
本来“仲”字代表兄弟排行的次序,故有“伯仲叔季”之说,仲就是中间的意思,古代父亲的大弟弟就称呼为“仲父”。
 
秦始皇的仲父为吕不韦,秦王嬴政继位初期,相国吕不韦摄政。吕不韦于嬴政父亲秦异人有拥立的大功,且吕不韦同样为相执政,于秦实有安邦定国之功,以嬴政的名义上尊号于吕不韦恰如其分,正是仿效齐桓公父事管仲之举,所以吕不韦号称“仲父。
 
2、亚父来历:
 
在秦末的反秦战争中,范增是最早建议立楚怀王的后裔项梁、项羽为最高统帅的。在项梁时代,范增就已经是项梁、项羽叔侄的谋主,等到项梁死后,他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了项羽的最主要谋臣。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竭尽全力为项羽出谋划策。在范增的帮助下,项羽杀掉了企图叛乱的宋义军队。又由于范增年过七旬,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
 
范增是居鄛人,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大泽乡起义时,他年届七十。不久,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为反秦斗争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
 
范增和项梁相会于薛地。当时陈胜已被杀害,张楚大旗已倒,反秦斗争陷于低潮,项梁、刘邦等义军首领正相会于薛地,商议挽救时局的方针和策略。范增的到来适逢其时。
 
范增见到项梁等将领,首先分析了陈胜所以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秦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而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导致其势不长。
 
接着范增论证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认为项梁渡江以来,楚地将领纷纷前来依附,就是因为项氏世代为楚将,人们以为他能复立楚国社稷。他建议应该顺从民众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项梁等人毅然接受了范增的提议,找到了在民间替人放羊的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复立为楚怀王,草创了楚国政权。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下历史上几位赫赫有名的“X父”
 
齐恒公的仲父——管仲
 
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到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齐桓公遵从鲍叔牙建议,拜管仲为相,并称他为“仲父”。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一代贤相管仲尽心竭力辅佐之下,齐桓公终成春秋首霸。
 
项羽的亚父——范增
 
《史记·项羽本纪》:" 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范增是项羽集团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范增随项羽攻入关中后屡次劝戒项羽消灭刘邦,但项羽都没听进去,后来在鸿门宴上也未能成功刺杀刘邦。“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亚父是个好亚父,可惜项羽不是个听话的儿子,如此才铸成乌江绝唱。
 
秦始皇的仲父——吕不韦
 
商人吕不韦用囤积居奇的方法,帮助嬴政的父亲子楚登上了王位,他自己也被封为文信侯。此后子楚为王只有三年,十三岁的嬴政当上了秦国国王,为表尊崇,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当然,吕不韦最终未能善终,他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在流放蜀地途中饮毒自尽。
 
刘禅的相父--诸葛亮
 
白帝城托孤中刘备对诸葛亮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当然历史告诉我们诸葛亮并未自取,而是终其一生秉承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殚精竭虑地辅佐少主刘禅,只可惜刘禅是扶不起阿斗,最终也未能成就王图大业。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