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国全年GDP破110万亿
1、2021年中国全年GDP破110万亿 人均突破8万元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
人均GDP达12551美元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8万元。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长8.0%。国民总收入113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
2、2021年全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全年GDP破110万亿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面对复杂国际环境、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一个个新突破,见证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
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创新高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21年,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7.7万亿美元,预计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
人均GDP突破8万元超世界平均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国民总收入突破113万亿元
国民总收入113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
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广阔的市场机遇、优化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引进外资的热土。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首次突破1万亿元。
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1年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产267亿斤,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与GDP增速同步。
其中,脱贫县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6%,实际增长10.8%,快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
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死亡率为7.18‰;自然增长率为0.34‰。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
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
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8075万人、54797万人、13642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454万人、554万人、293万人。
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432元
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432元,比上年增长8.8%。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4.3%
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空气质量继续改善。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4.3%;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
国家统计局表示,尽管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态势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
3、GDP破110万亿,人口增加48万人!2021年国民经济成绩单来了
国家统计局网站2月28日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0亿元,增长8.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3%。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长8.0%。国民总收入113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
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死亡率为7.18‰;自然增长率为0.34‰。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7%,比上年末上升1.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多增8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2.2%。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53个,下降的为17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43个,持平的为1个,下降的为26个。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250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6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4515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6.9%。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0%。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1%。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67.7万辆,比上年增长152.5%;集成电路产量3594.3亿块,增长37.5%。全年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87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5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5亿户。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592202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50132亿元,增长8.7%;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39710亿元,增长7.4%;东北地区生产总值55699亿元,增长6.1%。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96356亿元,比上年增长7.3%;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530228亿元,增长8.7%;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76054亿元,增长8.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4.3%,未达标的城市占35.7%;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Ⅳ类断面比例为11.8%,Ⅴ类断面比例为2.2%,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2%。
4、首次突破一万亿!2021年中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
3月1日,国新办就“坚持稳字当头 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2021年中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人民币,达到了1.15万亿元。
王文涛表示,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全球跨国投资波动还是很大。但是,中国利用外资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中国一直是外资投资的热土。
王文涛表示,2021年中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人民币,达到了1.15万亿元,是近十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增速达到了14.9%。如果用美元计的话,我们是1735亿美元,增速是20.2%,两年平均是12.1%。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首次超过了30%。
王文涛介绍,今年1月份开门还是稳的,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全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达到了1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主要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5、我国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 人均GDP突破8万元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根据公报,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8万元。
“逆境中促发展,变局中开新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评读公报称,2021年,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7.7万亿美元,预计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我国货物贸易额、外汇储备均居世界首位,服务贸易、对外投资、消费市场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为推动世界经贸复苏、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报显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产业发展韧性彰显。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3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GDP的比重为2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2021年我国微型计算机、手机、汽车、钢材产量分别达4.7亿台、16.6亿台、2653万辆、13.4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货物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超过6万亿美元,连续5年蝉联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位。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广阔的市场机遇、优化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引进外资的热土。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首次突破1万亿元。
此外,全面改革持续深化,创新活力不断释放。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87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5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5亿户。202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协调性稳步提升。2021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2.4%。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4.9%,高于第二产业16.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2%,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9.1%,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65.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51.7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