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禁止民众携大额外币现金出境 俄央行实施资本管控

2022-03-02 12:22 浏览:323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俄禁止民众携大额外币现金出境,俄央行实施资本管控。】当地时间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旨在稳定俄罗斯金融市场的总统令。根据此项命令,自3月2日起,禁止民众携带1万美元以上的等值外币现金或支付工具出境。俄罗斯方面,普京签署针对西方不友好行为而采取特殊经济措施的总统令,禁止俄罗斯人和俄罗斯公司向境外汇出外币以偿还贷款,或将外币转入其国外账户;俄罗斯出口商从2022年1月1日获得的外汇收入中的80%将被强制结汇。
俄禁止民众携大额外币现金出境

俄禁止民众携大额外币现金出境

1、俄罗斯禁止民众携带大额外币现金出境
 
俄央行实施资本管控
 
当地时间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旨在稳定俄罗斯金融市场的总统令。根据此项命令,自3月2日起,禁止民众携带1万美元以上的等值外币现金或支付工具出境。
 
2、普京签总统令:禁止向境外汇出外币还贷!俄央行:股票交易今天不恢复
 
俄乌第一轮谈判结束,局势未出现明显缓和,美国一再表态不会和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但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美国和欧盟正不断加强制裁。
俄禁止民众携大额外币现金出境
美国财政部2月28日宣布,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在美资产,禁止美国人与俄央行、俄联邦国家财富基金和俄财政部进行交易。欧盟宣布制裁俄罗斯26名政府官员和企业家。
 
俄罗斯方面,普京签署针对西方不友好行为而采取特殊经济措施的总统令,禁止俄罗斯人和俄罗斯公司向境外汇出外币以偿还贷款,或将外币转入其国外账户;俄罗斯出口商从2022年1月1日获得的外汇收入中的80%将被强制结汇。此外,俄罗斯央行决定,3月1日莫斯科交易所将不会恢复股票交易。
 
3、俄罗斯:将基准利率提升至20%,企业必须出售80%外汇收入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2月28日消息,俄罗斯央行(CBR)将基准利率从9.5%提升至20%。俄罗斯央行表示,加息是为了抵消卢布贬值和通胀风险的增加。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创历史新低。莫斯科交易所显示,美元兑卢布对卢布汇率已暴涨至95.4825。
俄禁止民众携大额外币现金出境
俄罗斯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基准利率是依据外部条件的根本变化。“提高基准利率,将有可能确保存款利率提高到弥补贬值和通胀风险上升所需的水平”,“这将使保持金融和价格稳定、保护公民储蓄不受贬值影响成为可能。”
 
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俄罗斯中央银行(CBR)已将基准利率调至20%,以降低贬值和通胀风险
 
此外,报道称,俄罗斯将强制企业进行外汇出售。俄罗斯企业将不得不出售80%的外汇收入。
 
2月28日,路透社援引俄罗斯央行的文件报道称,俄罗斯央行下令市场参与者从北京时间周一中午12时起拒绝外国投资者的俄罗斯证券卖单。据新华社,当日俄罗斯央行网站发布公告说,俄央行从28日起恢复在俄国内贵金属市场购买黄金,黄金购买价格将每天根据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早盘价格确定。
 
俄罗斯央行在声明中称,俄方拥有必要资源,可以维持金融稳定,保障金融领域的业务运转。俄方将保障各银行的卢布现金与非现金流通。俄银行系统稳定,拥有足够资本与流动性,俄境内所有银行目前运转正常。此外,俄方将使用本土版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完成相关业务。
 
当日,据彭博,欧盟外交部长批准禁止与俄罗斯央行的所有交易。欧盟官员们表示,该决定是隔离莫斯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努力的一部分。2月27日,美国、欧盟委员会、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加拿大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宣布了一项处罚俄罗斯中央银行并将一些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的决定。该声明还承诺采取限制性措施,防止俄罗斯中央银行以破坏制裁效果的方式部署其国际储备。
 
冻结俄罗斯央行的资产,主要是指冻结俄罗斯央行的相关交易,尤其是使俄罗斯央行失去出售相关资产的能力,降低俄罗斯央行通过出售资产抵御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的能力。
 
根据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副研究员许文鸿博士提供的数据,截止2022年2月18日,俄罗斯央行的国际储备(以各种国际货币和黄金计价的资产)约6430亿美元。其中3110亿美元的储备是以外国证券的形式储存,1520亿美元以现金或存款存入国外银行。
 
许文鸿表示,如果美国和欧盟冻结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可能使得俄罗斯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卢布汇率的能力下降。俄罗斯卢布汇率有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下跌。在此之前,先后有伊朗、叙利亚、阿富汗和委内瑞拉的中央银行受到西方制裁。
 
4、为应对制裁,俄央行紧急大幅加息并实施资本管控
 
随着俄罗斯面临日益严重的经济封锁,该国央行周一宣布大幅加息1050个基点,并推出资本管制措施,阻止资本外逃。
俄禁止民众携大额外币现金出境
当天,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从此前的9.5%提升至20%,为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自去年年初以来,由于经济复苏推升通胀压力,俄罗斯已经累计8次上调基准利率。
 
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Elvira Nabiullina)在当天召开的临时新闻发布会上称,由于新的制裁措施导致卢布汇率大幅偏离,限制了央行动用其黄金和外汇储备的选项,“我们不得不提高利率,来补偿民众因通胀风险增加而遭受的损失”。
 
金融“核按钮”
 
上周末,美国、英国和欧盟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将俄罗斯的主要银行踢出全球主要支付系统——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使贷方和企业难以收付款;同时还对俄罗斯央行施加限制,以阻止其动用外汇储备来削弱制裁造成的影响。
 
美国和英国已禁止其公民或实体与俄罗斯央行、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或俄罗斯财政部进行交易。瑞士也一反中立国的做法,称将对参与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人采取和欧盟同样的制裁措施,并冻结他们的资产。
 
金融“核按钮”按下后,俄罗斯卢布周一开盘暴跌至1美元兑117卢布,创历史最低水平,但在俄央行加息后有所反弹。自4个月前西方政府开始警告普京计划入侵以来,卢布已贬值了大约三分之一。北京时间周三凌晨3点,卢布兑美元汇率报109.25。
 
俄罗斯人周日在自动取款机前排起了长队,金融机构也迎来购买外汇的热潮,人们担心西方制裁将引发现金短缺并扰乱支付。
 
俄罗斯央行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大约拥有6400亿美元的外汇和黄金储备,其中美元储备占16.4%,欧元占32%,黄金约占22%,人民币占13%。也就是说,新的制裁措施将使俄罗斯近40%的外汇储备受到影响。
 
俄央行上周四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了10亿美元,但周一未进行干预。纳比乌琳娜称,由于西方制裁,俄央行不得不停止通过抛售外汇来支撑卢布。
 
俄实施资本管控
 
由于央行自身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受限,俄罗斯央行和财政部下令出口公司出售其80%的外汇收入,其中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等一些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商。
 
投资公司Locko Invest投资主管鲍勒沃伊(Dmitry Polevoy)估计,如果油价维持在现有水平,而且西方不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制裁的话,俄出口商每月可提供440亿至480亿美元来支撑卢布。“这一举措似乎足以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稳定市场,”他说道。
 
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Jen Psaki)周一称,针对俄罗斯能源部门的制裁仍在讨论中。
 
美国及其欧洲盟国虽然对包括俄罗斯央行在内的许多顶级金融机构以及普京本人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制裁,但一直避免对其能源部门施加大规模制裁,担心此举进一步推升国际油价,并导致欧洲能源短缺。
 
即便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前,能源价格飙升和通货膨胀就已经让美欧国家感到担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产油国,占全球供应量的逾10%。金融服务公司Raymond James的分析师称,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占全球市场的7%,其中一半出口至欧洲。
 
虽然国际能源署(IEA)的成员国一致同意将联合释放6000万桶油储,但国际原油期货不为所动,周二盘中上涨至少约10%,美油7年多来首次盘中和收盘突破100美元/桶关口。
 
俄罗斯央行还宣布暂时禁止本国证券交易商接受外国投资者出售俄罗斯有价证券的委托,并将恢复在国内市场上购买黄金。
 
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决定大幅增加可作为抵押品获得央行贷款的证券范围,并暂时放宽对银行未平仓外汇头寸的限制。允许遭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银行将头寸保持在官方限额以上。
 
普京还签署了多项禁令,以稳定金融市场。比如从3月1日起禁止民众向境外进行外汇贷款和银行转账;从3月2日起,禁止民众携带超过1万美元的等值外币现金或支付工具出境。
 
莫斯科交易所的股票和衍生品交易周二则继续休市。俄股市和衍生品市场已于周一休市一天,以防进一步下跌。
 
国际金融协会(IIF)预测,美欧的最新一轮经济制裁,或导致俄今年的经济大幅萎缩,并且伴随着卢布贬值,可能引发银行挤兑和利率上升。IIF副首席经济学家Elina Ribakova在周一的电话会议上预计,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至少萎缩10%,通胀率将达到两位数。
 
5、俄罗斯如何应对美西方制裁打击
 
针对西方的“不友好行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当地时间2月28日签署采取特殊经济措施的总统令,并从发布之日起生效。据该总统令,俄罗斯将禁止俄罗斯人和俄公司向境外汇出外币以偿还贷款,或将外币转入其国外账户;俄出口商自2022年1月1日获得的外汇收入中的80%将被强制结汇;上市公司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在2022年12月31日前进行股票回购。
 
美西方以“组合拳”重击俄经济
 
美西方国家2月26日发布联合声明,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并对俄央行实施限制措施,以防止其通过配置国际储备减轻制裁造成的影响。一时间,国际媒体纷纷惊呼,美西方正以“核弹”级金融制裁来打击俄罗斯经济。迄今为止,遭“金融核弹”轰击的俄银行是那些此前已遭制裁的银行,其中包括外贸银行、储蓄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外经银行、工业联系银行以及开放银行等。俄ITI Capital首席投资策略师卢茨科称,俄金融体系在境外的80%资产都属于此次宣布的制裁范围。
 
欧盟几乎与此同时宣布,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的黄金和外汇储备。近年来,俄央行虽积极降低美元资产在储备中的比重,特别是大幅降低美国国债和美元比重,积极买入黄金,增加人民币的比重。然而截至2021年6月,西方资产份额仍相当可观。根据欧盟禁令,占俄全部黄金外汇储备32.3%(折合1880亿美元)的俄央行资产将被冻结。FxPro机构专家库普茨基维奇称,俄监管机构内部规定,俄商业银行在外国银行所持有的外汇最多不超过25亿美元,这部分外汇储备无疑遭冻结;俄政府持有的债券因非现金而不会被冻结,但急需现金以增加流动性的俄央行却无法将其卖出。中长期来看,俄央行通过抛售外汇来遏制卢布贬值将更困难。除欧盟外,如美、英、日等国都参与制裁,那么禁令影响将占俄全部6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中的75%,折合4680亿美元。至此,俄能动用的储备只有1560亿美元。
 
此外,那些2014年后没有离开俄罗斯的外国投资者开始出售资产,如英国石油公司正在出售其在俄石油公司20%的股份。
 
由于美西方制裁,俄金融机构、居民大举抛售卢布,购买美元、欧元避险。2月25日,1.4万亿卢布现金从俄银行被提走,是前一天的12.5倍,创历史新高。2月28日,卢布一度大幅贬值50%。无疑,挤兑行为损害了整个俄罗斯银行体系。
 
俄竭力稳定国内金融市场
 
在俄外汇储备中,外国政府债券占38%、外国银行账户存款现金占24%、黄金占22%,以及其他证券占16%。然而,尽管俄当前积累了历史上破纪录的外汇储备,却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储备来保护本国经济。
 
为应对当前经济艰困局面,克里姆林宫指示财政部、央行采取多项措施保护卢布和俄罗斯经济。首先,根据普京2月28日签署的总统令,俄罗斯央行引入了出口商必须出售80%外汇收入的规定。作为应急措施,出口商出售外汇现在可以稳定卢布。据央行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出口的估计,每年这笔收入在4700亿至4800亿美元。
 
其次,中央银行禁止包括外国法人、自然人在内的所有人出售证券,以稳定证券交易市场。
 
再次,俄央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将存款利率提高到20%,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这一比例一度升至17%。未来,不排除俄央行进一步加息的可能。然而,超过50%的利率将彻底瘫痪经济,这对俄弊大于利。最坏情况下,利率可能会提高至35%。
 
最后,俄政府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目前,美元占俄国际结算的19%。
 
此间经济、金融界人士认为,俄政府、央行采取措施能否奏效很难预料,很难预测卢布汇率。卢茨科认为,如果不加干预,卢布将在1美元兑换100卢布以上“自由浮动”。随着时间推移,卢布可能会失去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地位,央行可能会像沙特、阿联酋这些产油国那样固定汇率。俄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专家季莫菲耶夫则更悲观,指出卢布关键利率仍可上调,黑市卢布汇率可跌至200至300卢布兑换1美元。
 
为应对制裁打击,俄罗斯实际上早就研发了与SWIFT同类系统,即俄罗斯支付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然而,俄罗斯该系统能否在美元主导局面下独立循环,尚有待观察。
 
俄考虑对等冻结美西方资产
 
俄经济界人士认为,如果占俄央行13.1%的外汇储备不被冻结,仍有24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黄金及外汇储备可以动用。这相当于俄央行2006年6月的黄金外汇储备水平,也相当可观。
 
面对美西方“金融核弹”打击,俄罗斯正考虑给予坚决回击。
 
季莫菲耶夫说,如果西方国家切断俄与资本市场的联系,那么俄也可以切断他们的商品流通,即包括欧洲企业和消费者所依赖的能源和资源,停止向欧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使欧洲企业停工,居民用电以及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
 
来自统一俄罗斯党国家杜马议员、政府下属金融大学教授马特维切夫称,俄在国外的财产数量,无论是使馆建筑、地块等,都相当于俄罗斯联邦的外国资产。如果国外冻结俄财产和账户,俄则需要对等回应。而美西方国家在俄经营的可口可乐、微软、麦当劳、宝洁、雀巢、达能、荷兰皇家壳牌、拜耳、百事可乐等大企业,则是俄罗斯对等还击的目标。
 
金融分析师和风险管理师协会监事会成员拉祖瓦耶夫建议,在扣押账户的“轻”版答案中,俄可冻结包括公司债务在内的外债和股息支付。他称,外国人在自由流通股中的实际份额在30%至40%之间。外国人参与了诺瓦泰克的一些液化天然气项目,赖夫艾森国际银行在俄开展金融业务,俄储蓄银行中有很多外国投资人,卢克石油公司资本中ADR(美国存托凭证)的数量超过50%。他认为,俄不排除没收外国能源资产以及合资企业,以报复外国冻结俄资产,并补偿损失。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