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工厂实习请假三次遭拒后死亡
1、17岁学生工厂实习请假三次遭拒后死亡,家属称每天工作12小时,校方:他是自愿去的
3月18日,网友杨顺棚先生爆料在2月11日接到云南新兴职业学院通知,正在读大三17岁弟弟杨俨七在校企合作的南昌某工厂实习期间死亡。
杨顺棚介绍弟弟是学的护理专业,春节期间学校安排他出来到工厂打工,和工厂签订的实习合同,据杨顺棚了解该工厂是做电子产品的。
17岁杨俨七每天工作12小时
杨顺棚表示,弟弟杨俨七才17岁,生前在工厂上班的时候每天早班晚班轮班,要工作12小时,工作量大,工资按17块一个小时算,休息得听组长的安排。而弟弟突发身体不适,之后连请3次假均被组长驳回,并以工厂以冲刺产量为由要求上班。
杨顺棚回忆起弟弟去世前几天的事情:“他(弟弟)2月6号的时候就说有点感冒,拉肚子、咳嗽、吃不下去饭,吃了饭就会吐。然后他就去向组长请假,连续请了三次假都不给批。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他们组长还是说让他先上班坚持,下班再带他去看医生。但是下班后因为小诊所下班了,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疗,到晚上的时候他就开始吐血,到第二天早上他起床说自己全身无力,同学吓到了就通知了老师,学校里面的老师就带他去医院,那天早上11点的时候病情突发加重了,没有抢救回来,下午1点58分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弟弟已经去世了。”
最终弟弟杨俨七因严重的呼吸衰竭而抢救无效死亡。
杨顺棚称经协商,校方协议承诺赔偿66万,工厂口头承诺赔偿90万,但截止目前40多天过去双方互相推脱,仍未执行。
据百姓关注报道,3月18日,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处处长潘先生表示,杨俨七是自愿申请去兼职的,并且否认了不准杨俨七请假的说法,“他当时学校放假,他自愿提出申请出去,生病不是不给他请假,是他自己就没说,人家工厂里面的组长还带他去看病的,第二天早上问他严不严重,他没说。看他不行了,我们的班主任才又带他去医院里面去医院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没什么事情,他自己生病死亡的。”
对于赔偿事宜,双方至今未协商一致,学校方面建议家属走法律程序。
2、大学生工厂实习请假三次遭拒后死亡:学校雁过拔毛、薅学生的羊毛
大学教育里边规定的实习用意是好的,是为了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检验大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方法,弥补素质教育过程中缺失的实践技能,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慢慢的偏离了它真实的用意和作用,基本流于形式,缺乏正向反馈。 据我所知,一般一些职业院校甚至包括一些本科院校,实习是有学分的,不参加不给学分,这样你就毕不了业,造成学生不得不去实习。
学校提供的实习单位基本是电子厂例如某康,因为一般的企业一下子解决不了那么多的实习岗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人生意外,学校绝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只是一味的把学生送入工厂,对后续实习执行过程中 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行为,造成了学生上当受骗、不发工资、充当廉价劳动力,甚至出现人身伤害。所以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学校、社会、教育部门、执法机构都要共同努力。
3 月 18 日,网友杨先生爆料在 2 月 11 日接到云南新兴职业学院通知,正在读大三 17 岁弟弟在校企合作的南昌某工厂实习期间死亡。杨先生介绍弟弟生前每天工作 12 小时。2 月 7 日弟弟突发身体不适,之后连请 3 次假均被主管驳回,并以工厂以冲刺产量为由要求上班。最终弟弟因严重的呼吸衰竭而抢救无效死亡。杨先生称经协商,校方协议承诺赔偿 66 万,工厂口头承诺赔偿 90 万,但截止目前 40 多天过去双方互相推脱,仍未执行。截止发稿前,工厂和校方负责人电话均无人接听。
把学生卖给工厂,赚两份钱,一份学费,一份工厂好处费,这是很多“校企合作”的模式。 学校赚得盆满钵满,哪管学生死活。毕竟那么多学生,真正累死的又有几个? 累死了也赔不了多少,再说还可以赖着不赔。 学校如果把学生作为赚钱工具比资本家社会危害更大,因为学校本该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接下来应该调查 学校在这次校企合作中是否存在盈利。 该学生的实习工资是否不到本单位试用期工资的80%。
这些都违反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学校是否知道该工厂的工作时间是十二小时,不知道为什么不调查?知道了为什么还送? 这家企业真的能够提高学生技能还是仅仅是学校赚钱的工具? 学生突发不适,请假遭拒时,是否求助学校了?学校什么态度? 我们不能让学生受到学校、工厂两头剥削; 也不能让学校赚着学费、好处费两块费用。
学生活着要为学校进厂赚工资,发生不幸去世,学校雁过拔毛、薅学生的羊毛、抚恤金。 强制实习这种事情在职业学校太常见了,当然本次事件的学校说是学生本人申请,家长同意,但实际上懂的都懂,很多时候实习是和能否拿到毕业证直接挂钩的。 那么在实习期间,学校赚到了两笔钱,学生的学费照常交,而去工厂做工的工资是会跟学校结算的,至于学生是免费劳动还是学校象征性发放很微薄的补贴,这两种情况都有,但学校都赚到了很大的工资差额,加之学生基数大,这是很大的一笔收入。
所以这根本不是偶然! 借“实习”贩卖学生的免费劳动力,这么干的高校不止这一所。某些带队的老师甚至深谙pua之道,把学生整治得服服帖帖。 朋友在武汉某211理工类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大三实习,你们猜是干什么?一群人被拉去中百超市的产业园,蒸米饭、做寿司。整整一个月,什么专业相关的知识都没学到。而且,“非必要不准请假。” 有学生向带队老师反映——这实习跟他们专业毫不相干呀。结果就是被老师劈头盖脸地训斥: “你以为你们这种学生工,谁愿意要你们?老师到处托关系,才给你们找到这实习。” “你们在这里干一个月就走了,人家厂里还得费力安排人事工作。你们来了就是给人家添麻烦,还要求那么多?” “你们的实习证明上,可是有老师的评价的,你们自己要考虑好。 我不敢质疑什么,只跟大家算一笔账。 一名勤杂工月薪3000元,一个年级10000人。3000✖️10000=30000000 这只是一年的数额。
现代工厂制度太恶心了,我根据我的亲身经验来说一下现在工厂的情况。我大四了,寒假的时候想去挣钱,想着厂里工资高点儿,也不是很清楚第一次进厂子就去了。首先我是山西的,当地中介带着我们去了江苏,交给本地的中介,本地中介和工厂中间还有一个中介公司,总之层层刮油。 在厂子里有很多寒假工,河南的、贵州的、当然还有云南的孩子们,云南的孩子们就是学校给签的实习,不去的话没有学分,不给毕业证,因为是学校来的,只有他们是住在厂里的,想着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但是他们在来的时候,老师会没收她们的身份证,听说是生病了去医院看病也不会给的,会给拍照片,老师呢也会在厂里但是不工作,厂子是电子厂两班倒,男生有的岗位是白天班的,每天也要工作十二点五个小时 ,白天中午吃饭一个小时,下午吃饭半个小时,夜班就是十二个小时,按小时算钱的话他们的工资也都是最低的,真的就是不是生病了就不给请假,生病了还要有病历单,厂子里的小组长们也不会轻易批假的,比如今天你说你肚子疼或者头疼的必须要有证明,不然按旷工算,一次扣两百,因为是按小时工算,所以每天都会产量,达不到今天的产量也要罚款,产量每天都会增加,直到你完成百分之百。 工作了四十天,每次上班都很煎熬,但是想想之后发工资就好了,对了,我们在的那个厂子隔月月底才发工资,也是真的离谱,我们刚开始和中介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发布虚假消息的中介算违法嘛?
很愤怒。这事儿,我们先说法,再论理。 17岁,不算童工了,在法律上有个专有名词,叫未成年工,法律是允许未成年工存在的,并且在劳动法中用一章特别提出来进行保护。那么该学生是否能与工厂构成劳动合同关系,实践中一般不认为这种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 如何维权?逝者已矣,家长悲痛之余不得不考虑如何追责的问题。建议家属民事上提起侵权之诉,虽然在实践中对于学校及企业的归责原则有所争议,但是在此案中,企业的过错责任非常明显,是不存在争议的。另外也要盯紧教育部门的动作,如果未对学校启动调查,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教育部门履行监督职责。诉讼是个艰难的过程,如果该家属有需求可以联系我,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法律问题粗略讲完,我们说一下理。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我说的学校和企业指的是一类不保护实习学生的学校和企业。请问学校和企业,你们把这些学生当什!么!了!!是被贩往北美大陆的黑人奴隶还是被卖到东南亚的黑劳工?因为他们年纪小不懂得反抗,父母亲人不在身边所以好欺负是吧? 根在企业吗?在学校!学生为什么不敢反抗工厂的无理要求?我想一定是担心反抗以后产生非常不利的重大的影响吧!学校不知道实情吗?在长期的合作下显然不可能,知道还要去输送学生,除非对方企业是行业里的翘楚中的翘楚,不然你说没有利益勾兑?我是不信的。 弱者没有话语权,所以,好好念书。没念好也不要紧,躺平也好的,最起码保命。
最后:新闻对比看,有时候很有意思。比如下面两则: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深圳市某一个有编制的街道办的岗位,发布了向社会招聘的岗位信息,全国的博士生,海归大学生都是争着抢着。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大学生都没有机会。 近日,有媒体报道:如今,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空。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每个同学手上都有2到4个录用通知书。
一边是众多博士生、海归生抢一个岗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大学生都没有机会;一边是职校学生未毕业就被企业“定购一空”。 初一看,难道给人一种感觉:难道再如今的本科本、研究生、博士生都没有职校生竟争力强了?真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如果真这样想,有网友神评:那你真适合读职校。 要看清真相,就应该把问题想得稍为深一点,眼光看得远一点。 博士生,海归大学生人家那是争着抢着有编制的行政岗,虽只是一个街道办,但人家的薪资、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地位等等,完全和你不是一个级别。话说回来,将职校生抢购一空的到底是些什么单位?是一些中低端私人企业,说得难听点,大多数就是去充当流水线的“木桩”和“螺丝钉”的,只要是个人都可以,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学问和知识。
现在有一种很可笑的现象:打死都不会将自己孩子送入职校的人,却在拼命鼓吹职校的好处。 更为可怜的一种现象是: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看到“职校学生未毕业就被企业抢空”的所谓新闻时,还真产生职校生比本科本、研究生、博士生更厉害、更牛逼的错觉。 家长们醒醒吧!丛林法则虽不被明面提倡,但现实却是永远存在,孩子若是读书的料,能成为博士生,绝不满足于研究生;能成为研究生,绝不满足于本科生;能成为本科生,绝不满足于职校生。
3、痛心!大学生工厂实习请假3次遭拒后死亡,哥哥透露事情原委
大学生们进入到工厂里面实习,除了注意应该跟工厂和校方签订三方协议之外,另外更需要注意如果工厂有不规定的工作时间安排而影响自己的正常休息,导致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那么大学生一定要及时向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来自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的一名17岁的大学生小杨(化名)来到了一家校企合作的工厂实习,在实习工作期间身体出现不适,曾向主管请假3次,但都一一被驳回,然后病情突然加重,抢救无效离开人世,让人痛心,此事也冲上了热搜,引人热议。
小杨的哥哥向大家透露了事情的原委,自己的弟弟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而且还是两班倒需要上夜班,在离世前,弟弟因为身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向自己的主管请假,但是都被拒绝了,而拒绝的原因是因为工厂要冲刺产量。
由于请假被拒绝,导致大学生小杨不能够有时间到医院里面接受检查和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小杨的哥哥认为工厂有很大的责任。
小杨哥哥还透露,自己弟弟去世的前一天,工厂里面的组长还要弟弟坚持上班,不让他请假。
另外,让小杨的哥哥感到气愤的是,弟弟实习的工厂口头许诺会赔偿90万元,而学校许诺会赔偿66万元,但是40多天过去了,学校和工厂两方都互相推卸责任,也没有做出相应的赔偿。
我们也希望相关的部门能够介入调查此事,还给小杨一个公道,也希望学校和工厂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一味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
在笔者看来,对于一些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阅历尚浅,有的大学生进入到工厂实习工作,成为了被压榨的对象,但他们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不知道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维权,最终不仅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甚至还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进行实习工作的时候,除了应该签订劳务合同之外,一定要去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当自己的相关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渠道去维护自身的权益。
最后,我们也希望那些给大学生提供实习工作的校企合作工厂,应该要合理规范经营,不能够压榨那些前来实习的大学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压榨大学生,那么最终吃亏的也只会是自己。
4、大学生实习进厂,请假三次被拒后死亡!
在看到这个报道时,我的第一想法是怎么又出了这种事。没错,就是又!近几年来大学生进厂实习然后过劳死的现象一直都存在。为什么这种现象屡有发生?今天我想来探究一下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是一名应届的毕业生,那么你要做的除了毕业论文之外还有毕业实习。如果你是985,211或者是还不错的大学,你所分配到的工作可能还不错!但是本件事中的当事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本文中的小杨是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他被学校安排进了一个工厂实习,每天工作12个小时并被告知本月要加班冲产量。小杨身体吃不消,连续三次向工厂请假但未被批准,小杨生病了只能继续工作最终因呼吸衰竭去世!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学校既然直接输送学生去工厂上班,那么他们之间一定存在利益输送,可能就是一个人多少钱。在他们眼中一个学生就是他们牟利的工具,不断压榨他们的身体!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反抗?他们怎么反抗?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毕业证可能就是比命更重要的东西了,如果以毕业证为要挟,他们能怎么办呢?
作为学生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举报,或者报警。那些卑劣的人比你更害怕事情闹大,真的不要怕勇敢一点。
5、大学生工厂实习请假三次被拒绝,突发疾病死亡,学校回复令人心寒
在学校里,有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做一些兼职,一方面可以赚一点零花钱,减轻父母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毕业后找工作。但是,市面上的招工信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学生分辨力不足,很容易着了道。轻者被骗去做点苦力,交点培训费,严重的会失去生命。
不仅是兼职,有些实习也是非常坑。大四学生要想毕业必须修满社会实践学分,很多学校会和一些公司对接,给学生提供实习经历,但是学校并不会严格审查公司资质。待遇如何,工作安不安全全靠学生运气,很多技校甚至会强制学生去黑工厂实习。
云南一所职业院校的学生杨同学,由于不幸着了道。2022年春节期间,17岁的杨同学到江西南昌一所工业园兼职,2月11日因呼吸衰竭身亡。事后,学校和工厂原本承诺赔偿156万,但是却突然反悔。直到3月18日,杨同学的家长仍未收到赔偿。学校声称:只承诺过学校和工厂一起赔偿66万,没有156万一说,而且学生是自己得病死的,怎么可能赔你那么多钱?而杨某家属声称事发后已经和工厂学校签好协议,现在学校和工厂都变卦了。
赔偿多少属于法律问题,我们姑且不讨论。但是,生命岂能用金钱来衡量?按照学校的回复,自己得病死亡,就不值钱了?况且这还是你的学生,学校的回复实在是令人心寒。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两点想说。
其一,学校是否有强制学生实习行为?学生在寒假期间出事,照理说学校是没有责任的。但是一开始,学校便同意和工厂一起赔偿,事后却又改变主意,而家属至今没有收到赔偿。学校如果没有强制学生实习行为,为何一开始不直接拒绝赔偿?
杨同学所在学校是否有强制学生实习我们不清楚,但是很多技校有这种恶习,快毕业了会统一安排学生去黑心工厂打螺丝,高强度,超低工资或者没有工资,专业完全不对口,如果不去就别想拿毕业证,不知道多少黑心工厂和无良技校勾结在一起,才得以存活。
其二,中考分流的残酷事实再次摆在眼前。杨同学所在学校为职校,17岁正是读高二或者高三的年龄。而职校的学生却要面临工作问题,由于中考分流,注定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上不了高中。
杨同学家长质疑,其在打工期间多次请假,未被批准导致病情加重。而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处的负责人则称,杨同学工作期间是自己生病不说,并没有请假未获准的情况。
学校是否有强制学生去指定工厂实习,工厂是否没给杨同学批准病假,目前还无法下定论。但是,学校的做回复未免令人心寒。
如果你是一名家长或者老师,如果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是一名技校生,请务必关注他们的安全。因为,考不上高中不是学生的错,中考分流才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