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如何科减肥?

2022-05-11 19:40 浏览:300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2021发表在《柳叶刀》的文章《中国肥胖症的卫生政策和公共卫生影响》提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肥胖症的患病率也在迅速上升。根据中国的标准,大约一半的成年人和五分之一的儿童超重或肥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超重或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中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中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报告显示,我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你的腰围还好吗?边跳本草纲目边熬夜、觉得出汗多就是燃脂、主食一概不吃……这些都是减肥误区!其实,睡不够会导致肥胖、碳水摄入不足影响新陈代谢……
 
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全球范围内肥胖人群都在日益增多,早在5年前的2017年,我国超重人数约有两亿,达到肥胖程度的超过9000万,与之密切相关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1亿,双双居世界首位。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发现,肥胖会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肝癌、2型糖尿病等癌症等等。
 
对于心脏,肥胖可能导致脂肪长期堆积,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心脏会被一层厚厚的白色脂肪包裹,会影响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和养分的能力,最后可能逐渐衰竭而死。
 
对于血管,人一旦体重超标,体内脂肪出现堆积,血管就会像管道一样生锈结块,进而发生堵塞,血流不畅、易患上高血压,从而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就会明显增高。
 
肥胖的人肝脏老化非常明显。而且,脂肪肝几乎是和胖人如影随形,部分肝癌患者经历了由肥胖发展为脂肪肝炎,从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肥胖者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不仅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明显增加,而且血糖也很难控制,因此,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越忙越胖,当心“过劳肥”
 
“过劳肥”不是医学专有名词,但是一说老百姓就懂。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表示,“过劳肥”不是过度劳动造成的,而是过度劳累所致。过劳是原因,肥胖是结果。
 
“久坐办公室、工作压力大的人群,都是‘过劳肥’的高发人群。”陈伟表示,IT工作者、广告行业工作者、金融行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媒体从业者以及律师等人群,较容易出现“过劳肥”。
 
“过劳肥”的五大诱因:
 
第一,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第二,久坐,缺乏运动。长时间窝在座位上不动,很容易造成脂肪蓄积,催生肥胖和大肚腩。
 
第三,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睡眠不佳造成激素水平失调。“瘦素” 荷尔蒙是维持体重不超标的重要元素,缺觉会影响 “瘦素”分泌。此外,睡眠不足往往会引起精神不振,“懒得动”使得脂肪蓄积。
 
第四,很多人释放压力靠吃。在久坐、熬夜时,一些压力激素如大脑皮质醇激素、肾上腺激素会增加分泌,而压力激素分泌旺盛会让人靠不停吃东西来减少这些压力的释放。另外,由于工作忙碌,一些人饮食不规律,晚上应酬较多,饥一顿饱一顿,这些都会给长胖埋下隐患。
 
第五,喝水少。水分摄入量不足会造成消化吸收受阻,使得脂肪更容易在体内被蓄积。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减肥呢?
 
1、5-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周平均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中,至少进行3天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增强肌肉和骨骼的活动都应包括在内。
 
2、18-64岁的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至少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活动,或者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组合活动。每周要有2天或2天以上进行中等强度或更高强度的抗阻力运动,以锻炼所有主要肌肉群。
 
3、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身体条件允许时,运动建议与成年人相同。在此基础上,还应增加每周3天或3天以上进行多样化身体活动,侧重于中等或更高强度的平衡和力量训练,防止跌倒。
 
这样吃饭不用挨饿也能减肥
 
饮食以及吃饭习惯,会对身体肥胖有很大帮助。下面再来看看那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我们的减肥大业吧
 
改变吃饭顺序有助于减肥,可按“蔬菜—肉菜—主食”顺序进食;
 
细嚼慢咽,每餐进食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
 
多喝水,有助于降低食欲;
 
清淡饮食,尽量不要吃太咸太辣。
 
网友评论:
 
三联生活周刊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BMI指数在18.5-23.9区间属于正常范围,BMI指数在24-28区间属于超重,而BMI指数>28则属于肥胖,这只是一个初判指标。而专业评判是否肥胖还要借助于腰围、臀围、腰臀围比。
 
先吃一颗糖冷静下 :发胖有以下几种途径:过度劳累导致过度饮食,作息不规律引起紊乱,主要摄入以碳水为主而不是蛋白质等。
 
普通七七 :人数最多 比例上呢?
 
我很会唱歌 :那你放个外国人的图啥意思
 
爱做早餐的小章鱼 :男的占绝大多数
 
血肉果汁机器 :未富先老,未富先胖
 
介介斯夫 :胖不胖都是个人的选择,不想胖的人自然会选择少吃油腻多糖的食物,喜欢香甜口味的人自然要与高体脂为伴。个人选择而已。选择哪个取决于自己。
 
Rea-Lee :可否公布下肥胖的职业分布情况
 
儿科陈医生 :想控制体重,应管住嘴,迈开腿。体重超标,易出现脂肪肝,血脂、血压、血糖升高,不进行干预,会引起很多并发症。BMI可了解超标程度:体重÷身高的平方,是评估体重和健康的标准之一。体重过轻:BMI<18.5;体重正常:BMI=18.5-23.9 ;体重过重:BMI=24-27 ;肥胖:BMI=28-32;非常肥胖: BMI>32。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