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买退烧药发现价签贴3层涨20元
12月14日,正当第一波感染进入峰值时,广东深圳一药店在镇痛消炎的药物双氯芬酸钠药盒上贴了三层价签,此女子本来是购买发烧药的,由于药店发烧药被抢空,店员就推荐这款,她撕开标价标签一看,吓了一跳。
三层标签写不同价格最底下一层是15元,中间一层是25元,最上面一层是35元,非常有规律,每次上升幅度是10元,15元涨到35元,翻了2倍以上。
于是,女子称自己去另一家药店,同样的药物卖18元。这么严重的感染时期,怎么还有人趁火打劫,而不是舍生取义。
有人在疫情三年赚了钵满盆满,疫情刚开始时,口罩疯狂涨价,而今药也开始涨价,不得不说疫情真的让个别药店赚得盆满钵满,人的道德都去哪了,难道都是“钱”字当先,人文道德呢,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吗,我们的思想沦丧到何种程度。
每次疫情爆发,我们普通人都要靠“抢”度日,抢口罩,抢菜、抢药品,医疗系统为什么不能跑在前面,这次放开前应该可以预测到感染数量,为什么不提前规划好药物和防疫物品的生产,为什么每一次都要市民去抢药物……如果每个社区都储备好各种医药物资,做好“备战”准备,也不至于买药买不到地步,以至于造成医院人员大量感染,甚至科室停诊。
其实,这不是孤例,像抗原检测盒价格,降烧药价格都有有所提升,市场价格受供求影响,现在供不应求,药品价格上涨可以理解,关键还是放开钱没有规划好,造成买药买不到,生产跟不上。一药难求。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对相关生产经营者提醒告诫如下:
一、不得违反自愿、平等、公平、合理、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和商业道德,依法合理制定价格,开展公平竞争。
二、不得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三、不得哄抬价格。不得在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度提高价格,或者成本虽有增加但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不得强制搭售商品,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不得无正当理由,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涉疫物资。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四、不得价格欺诈。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不得实施虚假优惠折价或者价格比较、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价格违法行为。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等强制平台内经营者进行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
五、不得串通涨价。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不得价格歧视。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七、不得虚假宣传。不得对经营者自身,商品性能、功效以及商品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和相关公众。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组织虚假排名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
八、不得仿冒混淆。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知名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名称字号等相同或近似的商业标识,误导消费者,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九、不得商业诋毁。不得编造、传播或者指使他人编造、传播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信息,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网友评论:
小只儿 :现在的现状:没病的拼命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