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退烧药也缺货了
全球多地似乎都在面临退烧药短缺局面。
近日,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显示,流感、新冠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三种呼吸道病毒(respiratory viruses)席卷美国,导致感冒药、退烧药需求空前高涨。
华尔街知名投行jefferies援引调研机构尼尔森(nielsen)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2月3日的四周时间里,美国零售商的止咳药和感冒药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5%。在此期间,消费者对于喉咙喷雾剂和含片的支出增长56%。
其中,儿童退烧类药物最为热销,多平台面临缺货。为确保药物供应,美国连锁药店推出限购政策,多家药企也表示其生产工厂已经不间断运转,但在部分售药平台上,儿童用布洛芬和泰诺仍然显示缺货。
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季?药店限购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美国而言,由于流感、新冠病毒以及rsv三种呼吸道病毒的同时袭击,今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数量比往年更早达到高峰。
早在10月26日,《华尔街日报》就曾报道,美国流感病例数量比往年增加得更早,此外,儿科医院中rsv患者激增,部分地区新冠病毒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
12月初,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负责人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因流感而住院的人数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而cd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本季度至少1500万人因流感生病,15万人生病住院,9300人死亡,而其中包括30例儿童流感死亡病例。
总体来看,根据尼尔森的数据,过去一年美国人在咳嗽和感冒药上花费了近120亿美元,比一年前增长了近30%。
基于此,路透社将今年冬季称为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季。美国儿科学会儿科医生兼发言人joanna dolgoff也向《华盛顿邮报》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多呼吸道疾病同时造成如此严重的冲击”,她表示“急诊室和医生办公室里都挤满了病人。”
受此影响,儿童退烧类药物供不应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电商巨头亚马逊(amzn.o)、美国连锁药店巨头cvs(cvs.n)以及沃尔格林(wba.o)的在线售药网站上,儿童止痛退烧药物一度售罄。
为保障供给,美国连锁药店纷纷推出限制购药的规定。当地时间12月19日,路透社报道称,cvs的线下药店及售药网站中的儿童退烧药均仅限购两件。沃尔格林的线下门店目前还不设限,不过在其售药网站,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处方儿童退烧药限购六件。
此外,上述平台也对缺药情况作出回应。cvs和walgreens的发言人表示,他们的公司正在与制造商合作,以确保药物的持续供应。亚马逊发言人称,公司正在努力让售罄的产品恢复库存,但仍有一些咳嗽和感冒产品可以快速配送。
目前来看,尽管药店已经采取限购政策,但部分药物库存仍然紧俏。北京时间12月20日17时50分左右,澎湃新闻记者查询walgreens官网售药网站,儿童用泰诺和布洛芬几乎售空,不过亚马逊平台上,此二类药物仍可购买。
药企称工厂不间断运作,但未有普遍缺货情况
针对药物紧缺现状,多家药品制造商也作出回应,表示其工厂正在不间断地运转。
据《华尔街日报》,宝洁公司(pg.n)发言人称,美国对于呼吸道疾病治疗的需求前所未有地高涨,该人士表示,“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确保产品能够提供给需要它们的人。”
据了解,宝洁生产多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包括nyquil、dayquil和vicks。
而强生(jnj.n)的一位发言人则表示,虽然某些产品可能不太容易买到,但该公司生产的儿童用泰诺或布洛芬并没有出现普遍缺货的情况。
《华尔街日报》分析数据跟踪公司iri的数据称,目前,美国药品市场的供应处于正常水平,不过部分地区对止咳药、感冒药等产品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
在美国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等地区,截至12月4日的四个星期内,止咳药、感冒药、流感药和鼻窦炎药的销量比去年翻倍。而在全美范围内,上述药物的销量同期增长31%。
目前,药品短缺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美国政客的关注。据《纽约邮报》12月18日报道,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尔斯·舒默(chuck schumer)在曼哈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地方和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并确定官方应采取什么行动。”
舒默指出,“这些(药物)的短缺是暂时的,属于供应链短缺,我们需要缓解这种情况。”
同样有专家认为,供不应求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据《华盛顿邮报》12月7日的报道,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vanderbil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卫生政策系预防医学教授、传染病专家william schaffner认为,药品短缺的问题将是暂时性的。
schaffner指出,药品生产商表示目前有库存,需要迅速将库存送到零售点。他建议,如果患者在附近买不到药物,可以尝试打电话给不同(地区)的药店。
但也有人认为缺货现象还会维持数周或数月,dolgoff表示,“几乎每个人都在生病,每个人都需要药物”,而她认为生产商无法供应如此高的需求。
事实上,退烧药尤其是儿童退烧药短缺的不仅仅是美国。
美国的邻国加拿大同样急缺儿童退烧药。此前10月,加拿大政府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加拿大各地缺乏婴儿和儿童所需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产品。“(全国)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前所未有地旺盛,虽然供应有所增加,但仍然面临短缺。”
加拿大卫生部称,将继续与上述药物的供应商合作,并继续进口国外授权药品。
韩国的感冒药原料药市场也在经历动荡。就在上个月,韩国健康保险政策审议委员会通过决议,从12月1日开始,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提价,65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的出厂价格从50至51韩元提高至70至90韩元,其最高价格几乎翻倍。
1、美国退烧药也缺货了:全球“发热模式”令退烧药紧缺
当前,随着国内发热患者增加,芬必得、布洛芬等退烧药品供应出现了暂时性短缺。然而事实上,短缺退烧药的并非仅仅中国,全球许多地方也同样处于“发热模式”。
近的有韩国,远的有美国、加拿大以及英国等欧洲国家,甚至一些此前很少传出退烧药短缺的国家,如以色列、土耳其等,日前也出现了退烧药供应瓶颈。
尽管“全球发热”原因各不相同,各国却都异口同声地表示,相关药品的供需缺口“是暂时的”。但其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也亟须各方更多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毕竟,无论哪国,民众的基本健康保障都应当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当前,各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叠加冬季流感暴发,发热患者大幅增加,导致医疗机构普遍疲于应对,更不容掉以轻心,也考验着各国的公共治理智慧。
全球“发热模式”令退烧药紧缺
在我们的近邻韩国,退烧药短缺自10月底就已悄然开始。为平息不期而至的抢购大潮,11月,韩国物价部门宣布上调该国最主要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的价格,从每片50韩元上调至70韩元。因市场上抢购依旧,随后再次上调至90韩元。
12月13日,韩国卫生部官员警告称,“真正的短缺尚未到来”,甚至预言不久的将来韩国将“真正”面临感冒药生产、供应的全面中断。而韩国著名的药企钟根堂制药株式会社则表示,韩国药企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退烧药的缺口,“即便努力也未必能迅速奏效”。
在美国加州、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华盛顿州等多地,自秋至冬,退烧药甚至非处方感冒药和其他防流感类药物,普遍供不应求。为此,许多患者不得不转而靠服用维生素丸甚至吃冷饮、喝冰水等“物理降温”手段退烧。
而其北美邻居加拿大的情况也不乐观。加拿大甚至是自春季起就出现了退烧药、尤其儿童退烧药短缺的现象。当时,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以及东部省份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均向联邦卫生部报告儿童退烧药短缺,后者称“已有应对方案”。
但是直到8月,另两个人口大省魁北克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相继报告称儿童退烧药短缺。此后,退烧药短缺问题迅速蔓延扩大,在不少大中城市药房里,儿童泰诺等非处方儿童退烧药几乎全无踪影,偶有余货,也告知“限购”。
加拿大食品、健康及消费品协会称,这种情况“前所未有”——许多发烧儿童家长为弄到一点儿童退烧药,只得带孩子去看急诊。即便如此,有些医院急诊部的儿童退烧药也已告罄。
在欧洲国家,儿童退烧药短缺现象也十分普遍和严峻。如在德国,许多药房反馈称,儿童退烧药自夏季以来库存即已告罄,入冬后问题更加严峻。尽管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已两次介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均不理想。德国药剂师联合会表示,未来儿童退烧药供需缺口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甚至,在一些传统上很少传出退烧药短缺的国家,如以色列、土耳其,日前也出现了退烧药供应不足的问题。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医药机构称,“最基本的感冒药和退烧药都无法提供,儿童抗生素糖浆、非处方止痛药、退烧药、普通感冒药,什么都缺”。以色列专家们则开始在媒体上呼吁“非必要不服药”,并热衷于介绍各种替代药物的退烧“偏方”。
退烧药产业链短期难以理顺
看似“全球发热”情况类似,但退烧药短缺原因其实各不相同。当然,其中一些原因也与各国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变化有关。
美国、德国一些公共卫生专家和药品企业,如德国一家著名药房的医药顾问指出,美国、德国许多地方自今年初就已出现退烧药短缺现象,是因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导致异常发热者增多所致。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则将退烧药短缺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生产和货源的管理失当。
如加拿大,许多反对党议员、卫生专家和社会学家指出,联邦卫生部出于保护本国药品企业的目的,直到8月以前都拒绝增加从境外进口退烧药,而只是下指令增加国内产能。直到11月中旬,加拿大全国药房几乎都找不到儿童退烧药,甚至部分医院急诊部门也缺货,政府方面才表示,“开始增加从美国和澳大利亚拿货”。
成本问题导致欧美药品企业不愿生产退烧药,是供应不能满足增量需求的一大因素。
素以制造廉价仿制药著称的以色列梯瓦制药公司指出,在诸如德国、法国、加拿大这样的福利国家,不论处方药或非处方药,退烧药都属于被严格限价的低价低附加值产品,如德国一瓶儿童扑热息痛果味糖浆,10年来售价一直稳定在1.36欧元,“从长远看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持久生产下去”。
如长期生产这类药品的德国制药公司,今年夏天就已拒绝再接药房冬季备货的新订单。而加拿大公共卫生专家也表示,联邦卫生部“鼓励本国药企接单”的做法费力不讨好,同样是因为本国药企因生产退烧药不赚钱甚至赔钱而不愿扩大产能。
令当前退烧药紧缺局面雪上加霜的是,今冬又适逢北美等地十多年未遇的流感“大年”。如据美国11月28日官方数据,该国单周流感住院率创2010年至2011年流感季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流感的肆虐令发热患者人数陡增,退烧药的需求自然也水涨船高。
而且,正如德国药剂师联合会指出,全球退烧药基本原料主要来自亚洲,其中个别活性成分甚至只有中国可以稳定量产,中国国内退烧药需求剧增,势必影响到欧洲药企的退烧药生产。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和几大药企,也已经发出类似警告称,韩国国产退烧药生产面临“重大冲击”。
对此局面,各国有关部门均表示“应采取应对措施”,并“相信供需缺口是暂时的”。但不少公共卫生专家却对此表示怀疑。
因为,新冠疫情防治策略调整、季节性流感暴发等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减弱,但另一些因素,如退烧药低售价、低附加值导致药企缺乏增产积极性,短期却难以改变。
尤其是,政府又不愿或不能像推动新冠疫苗生产那样,为退烧药生产提供更多补贴。加上大多数退烧药是非处方药,既不能被医保覆盖,又不宜卖得太贵,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德国联邦卫生部就表示,鉴于理顺退烧药产业链的空前复杂性,“2026年之前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而更加让人担心的则是,如果因为当前的退烧药供需缺口,投入大量资源增加产能,需求一旦退潮至正常年份,届时供过于求的“反向危机”,会导致更多药企加速退出费力不讨好的退烧药生产行列。小小退烧药,就这样让各国的公共治理智慧面临紧迫而重要的现实考验。
2、流感新冠齐袭,美国退烧药缺货引发药店限购
近日,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显示,流感、新冠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三种呼吸道病毒(respiratory viruses)席卷美国,导致感冒药、退烧药需求空前高涨。其中,儿童退烧类药物最为热销,多平台面临缺货。为确保药物供应,美国连锁药店推出限购政策。当地时间12月19日,路透社报道称,CVS的线下药店及售药网站中的儿童退烧药均仅限购两件。沃尔格林的线下门店目前还不设限,不过在其售药网站,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处方儿童退烧药限购六件。
网友评论:
沈沈小兔 :别一天关心美国了,先把中国的药物缺口想想怎么办啊
朝雨橙 :被代购买了,寄回国内。
好喜欢我的野 :美国的“流感”真的是流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