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等多国宣布自愿削减石油产量

2023-04-03 16:22 浏览:454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4月2日,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沙特将从5月起实施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计划,直到2023年底。伊拉克石油部表示,伊拉克决定自愿从5月开始削减21.1万桶/日的石油产量,持续到2023年底。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称,俄罗斯将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石油产量,直到2023年底。阿联酋石油部长称,将从5月到2023年底自愿将石油产量降低14.4万桶/日。科威特将自愿从5月开始削减12.8万桶/日的石油产量,持续到2023年底。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称,哈萨克斯坦将为OPEC+减产贡献7.8万桶/日。阿尔及利亚将从5月
沙特等多国宣布自愿削减石油产量
沙特等多国宣布自愿削减石油产量

北京时间4月2日晚,多个产油国突然宣布将实施自愿减产石油计划,持续时间从5月份持续到2023年底。突如其来的联合减产为近来因银行业危机陷入萎靡的油市注入强心剂,4月3日亚洲早盘交易时段,WTI和布伦特两大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开盘大涨7%,布伦特原油一举跃上85美元。在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宣布自愿减产后,原油大多头高盛将2023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从90美元上调至95美元,将2024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从97美元上调至100美元。
 
截至发稿,WTI和布伦特两大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分别涨6.49%,暂报80.58美元;涨6.43%,暂报85.03美元。
 
多个产油国宣布减产
 
据央视新闻报道,多个产油国4月2日宣布,从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愿削减原油产量。
 
沙特阿拉伯宣布将从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愿将原油日产量削减50万桶。沙特国家通讯社援引官方人士的话报道称,沙特在与部分产油国协调之后做出了这一决定,自愿减产的行动将持续至今年年末,该官方人士同时表示,沙特做出这一决定旨在“支持国际原油市场的稳定”。
 
阿联酋与科威特向外界表示,两国将从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愿削减原油产量,其中阿联酋将减产14.4万桶/日,科威特将减产12.8万桶/日。
 
伊拉克宣布从5月开始至2023年年底自愿将原油日产量削减21.1万桶。
 
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产部宣布,阿尔及利亚将从5月开始至2023年年底自愿将原油日产量削减4.8万桶。阿尔及利亚称,此次自愿减产行动是一项预防性措施,是同一些OPEC+国家进行协调后制定的。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表示,决定与欧佩克+国家一道,自5月至2023年年底将原油日产量削减7.8万桶。
 
阿曼宣布将从5月起至2023年年底实施原油自愿减产,将原油日产量减少4万桶。
 
此外,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4月2日表示,俄罗斯自愿基于2月平均开采水平,将石油日均减产50万桶的措施延长至2023年年底。
 
诺瓦克强调,考虑到全球石油市场现状,俄方采取上述负责任的预防性举措。由于美国和欧洲持续的银行业危机,加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能源政策中不可预测的决定,全球石油市场正经历着高度波动和不可预测的时期。
 
此前,诺瓦克曾表示,俄罗斯自愿自3月初至6月底每日削减石油产量50万桶。俄罗斯决定不向直接或间接支持对俄石油限价的经济体出售石油,因此决定减产。
 
据中国基金报,此前3月初,OPEC秘书长Al Ghais表示,OPEC当前正致力于保持原油价格稳定,避免市场过度波动。之前,正是OPEC在2020年的减产行动把全球石油产业从崩溃边缘救了回来。而现在,OPEC+机制对于原油市场稳定性仍至关重要。
 
一、产油国联手减产目的何在?
 
1、“欧佩克”是个营利组织,考量的第一因素不是世界各国用不用得起油,而是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利益。减产导致供给不足,然后趁机抬高价格,这是基本原理。在通货膨胀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经济衰退是可以预见的,石油的需求也必然下降,如果供应再溢出,那就真成“白菜价”了。
 
2、“欧佩克”上一次大规模减产还是在疫情初期,在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与俄罗斯抢夺市场大打价格战,宣布减产1000万桶/日,导致全球油价暴跌。后来“欧佩克”与俄罗斯联手组成“欧佩克+”,开始逐步减产,合作赚钱。而在俄乌冲突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增产势必会恶化与俄罗斯的关系。
 
3、在美联储的带动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疯狂加息,市场流动性风险增大,中小国家普遍面临债务危机,而“欧佩克”却能通过高油价赚到大量的外汇收入,缓解经济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油价能够保持高位。
 
4、在美国页岩油革命之后,实现了自给自足,对“欧佩克”国家的石油需求大大下降,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不如从前,部分中东国家和美国关系恶化,所以“欧佩克”自然不会配合美国增产降价的要求。
 
5、伊核协议虽然暂时搁置,但迟早要重回谈判桌,“欧佩克”需要为伊朗回归增产腾出空间。
 
二、产油国减产对中国的影响
 
沙特减产本身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在俄罗斯禁止向欧洲出口石油之后,欧洲不得不寻找一个可以取代俄罗斯石油资源的存在。这个时候沙特补上俄罗斯的缺口,价格上欧洲绝对不会亏待沙特。
 
但是沙特减产对于中国的影响绝对是可控的。虽然现在他为了赚钱优先供给欧洲石油,但是这也仅仅只是暂时的。若未来欧盟找沙特合作,石油数量和价格能不能达到现在的情况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沙特绝对不可能冒着“得罪”中国这个最大的客户的风险,去赚这笔钱。因此就算沙特减产也会控制好供给给中国的石油数量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
 
沙特减产并不会对中国造成太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石油供给结构比较完善。中国并不是只有沙特一个主要石油供给国,还有俄罗斯和伊朗。
 
沙特减产的石油其实完全可以由俄罗斯补上。因为俄罗斯停止向欧洲运输石油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欧洲需要找新的卖家,俄罗斯也需要新的买家。
 
沙特将本该运向中国的石油运往欧洲,而俄罗斯却将本该运往欧洲的石油运往中国。这两者之间很好地达到了一个平衡,所以中国并不会因为沙特减产而导致石油不足,只是说中国的石油进口结构会发生改变。
 
即使没有俄罗斯增产石油,中国也不需要担心沙特减产的问题。因为中国的石油供给结构一直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没有出现类似于欧洲一样极度依赖于某个国家的情况。因此就算发生了某个石油国减产石油,对于中国的影响绝对不算大。中国这么大一个客户,有的是人愿意将石油卖给我们。
 
当然为了避免发生石油供给减少对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增加石油产量,增加国内的石油供给。而想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石油供应,最好的方法就是优化石油开采技术。
 
因为中国的石油开采过程过于困难,所以导致国内的石油开采浪费比较大。因此优化国内石油开采技术,减少石油开采过程中造成的浪费迫在眉睫。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研发石油的二次回收利用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以开采的石油。
 
网友评论:
 
kingjyh :欧洲:你们特么就是故意的!
 
花痴Ann :哇哦 美国还要继续加息抑制通胀么
 
汽车人八卦 :进口第一大国怎么办?
 
肖黎行 :大漂亮现在是石油净出口国这样它不就可以大赚了吗?
 
ivwsbltf :先从石油下手 试试水温 看美元何如
 
顶马反狗 :喜迎涨价,配合上降准政策,物价估计要起飞了。
 
heliang921 :中石油,中石化,看到信息请迅速涨价,长慢了骂你啊。
 
陈皮神龙茶 :欧洲继续哭
 
张皮皮与张大毛 :原油价格早晚会被炒上天。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