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获小放牛95万赔偿 炒菜界的海底捞涉嫌商标侵权

2022-05-15 15:40 浏览:267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海底捞获小放牛95万赔偿,炒菜界的海底捞涉嫌商标侵权。】5月1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京法网事”发布推文显示,“海底捞”诉“小放牛”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已宣判,北京东城法院判决河北小放牛公司停止涉案使用行为,公开消除影响并赔偿海底捞公司经济损失及诉讼支出95万元。
海底捞获小放牛95万赔偿
海底捞获小放牛95万赔偿
 
1、自称“炒菜界的海底捞”构成商标侵权小放牛被判赔95万元
 
因使用“炒菜界的海底捞”进行宣传,小放牛最终被法院认定商标侵权。
 
“今日油条”与“今日头条”、“茶颜悦色”与“茶颜观色”……近年来,餐饮企业商标侵权现象频发,而这次案件的宣判也对餐饮企业宣传敲响警钟。
 
海底捞代理律师、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冯建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案件的结果也会对未来一些企业的宣传、经营活动提出一个警示,消费者对品牌进行评论是消费者的自由,但企业主动借此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则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
 
海底捞方面则通过微信向记者回应表示,该判决凸显了我国司法机构和有关部门,对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坚决态度。
 
对于小放牛方面对此次案件的回应,4月26日下午,记者拨打了小放牛的公开电话,但未获接听;5月13日,记者再度致电寻求采访,对方表示明天再说,随后挂断了电话。
 
主动使用“炒菜界的海底捞”宣传 小放牛被判赔95万
 
5月1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京法网事”发布推文显示,“海底捞”诉“小放牛”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已宣判,北京东城法院判决河北小放牛公司停止涉案使用行为,公开消除影响并赔偿海底捞公司经济损失及诉讼支出95万元。
 
推文显示,海底捞称,经调查发现,小放牛在其多个餐馆内海报、菜单、员工服装等店堂装饰上,及微信公众号中使用“炒菜界的海底捞”字样进行宣传,并通过颜色、分行或打引号方式将“海底捞”三字突出。海底捞认为,小放牛该种使用行为违反商标法,构成对海底捞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小放牛方面则认为,公司一直将海底捞视为学习榜样,该种表述是从顾客的评论中提炼出来的,使用该字样是为了表达对原告的崇敬和学习,而非攀附海底捞。同时,小放牛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无需攀附与自己菜品不同的海底捞品牌,该种使用方式没有贬损原告海底捞的声誉,反而起到了正面宣传作用,不属于不正当竞争。
 
东城法院依法审理后认为,持续、大量使用涉案标识,并突出“海底捞”字样,构成商标侵权。
 
法院认为,原、被告虽然分别主营火锅和炒菜,但均属于涉案商标核定使用的餐馆、餐厅服务,被告使用的“炒菜界的海底捞”标识也完整包含了“海底捞”字样,与涉案商标构成近似,因此被告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取决于该种使用是否为商标性使用以及是否容易引起混淆。
 
从被诉标识的标注方式、语句结构、主观状态及利益均衡角度来看,小放牛对被诉标识的使用已经超出描述性正当使用的范畴,属于商标性使用,构成对海底捞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最终,法院判令被告河北小放牛公司立即停止使用“海底捞”标识的涉案行为,鉴于海底捞公司涉案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海底捞公司两次发送律师函后被告仍在大量门店持续使用涉案标识,法院全额判赔了原告海底捞公司主张的经济损失90万元,酌情判赔其合理支出5万元,并判令被告在《法治日报》上刊登声明,为原告消除影响。
 
海底捞代理律师、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冯建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次案件中涉及的商标侵权,和之前关注较高的“潼关肉夹馍”、“青花椒”等商标侵权案件纠纷关联性不大,本案更多是对大家平时常见的一种行为:“XX界的XX”这种比喻行为的认定问题。
 
他表示,常见的如“XX界的劳斯莱斯”、“XX界的爱马仕”等比喻,一般来讲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消费者或者公众使用,而非经营主体主动宣传;其次,一般是跨行业使用。而本案中,双方都是餐饮企业,只是细分领域不同,但是商标核准里面其实是不区分的,而海底捞的商标包含了餐饮服务。考虑到使用主体和行业类别用法,这样的使用是不妥的。
 
海底捞:赔偿金将用于知识产权保护计划
 
近年来,类似商标侵权纠纷,尤其是知名商标侵权案件频频出现,5月11日,央视《今日说法》播出节目,聚焦“茶颜悦色”与“茶颜观色”知识产权纠纷,同样引发大量关注。
 
而随着此次案件的宣判,冯建坤认为,案件的结果也会对未来一些企业的宣传、经营活动提出一个警示,消费者对品牌进行评论是消费者的自由,但企业主动借此进行大规模宣传,则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
 
冯建坤提示称,“实践中有可能大家觉得本案类似的做法很常见,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法律意识等原因更容易进行类似使用,但有时候常见不一定代表着合法,有可能是权利人基于维权的成本、影响大小等原因没有开展维权。”具体来看,这次案件的被告小放牛已有20余家门店,使用时间长,侵权行为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且是企业主动性的一种使用,显然不属于正当使用。
 
4月26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微信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鹿角巷、鲍师傅等品牌也都存在相关纠纷,在他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对于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到位,也凸显出一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于知识产权重要性的忽略。
 
朱丹蓬进一步表示,品牌商标侵权的反面教材,给很多品牌提了醒:如何建立自身完善、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摆在企业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案件结果,海底捞方面5月13日通过微信书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该判决凸显了我国司法机构和有关部门,对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坚决态度。
 
海底捞方面表示,将联合代理机构超成律师事务所,将法院判罚的赔偿金用于“餐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十百千帮扶计划”,计划为10家中型餐饮企业提供商标保护现状诊断报告及优化建议帮扶,为200家小微和创业餐饮企业提供200件商标注册代理帮扶,为300家小微或创业餐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律师免费咨询帮扶,为1000家中型餐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培训的帮扶。
 
“每个餐饮企业都是从小规模起家的,商标和知识产权意识应该从创业开始就要重视。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餐饮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帮扶服务,帮助提升餐饮行业知识产权发展质量。”海底捞法务部副部长刘斌在书面回复中表示。
 
2、中国企业小米称印度执法机构搞极端胁迫 外交部回应
 
在今天(9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中国企业小米称印度执法机构搞极端胁迫一事向发言人提问。对此,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正密切关注此事。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方希望印方为中国企业在印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依法合规调查执法,提振国际投资的信心。
 
3、淮河水利委员会印发“十四五”时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方案
 
淮河水利委员会结合流域实情和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十四五”时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力争到2025年,洪泽湖、骆马湖等重要湖泊萎缩水面逐步恢复。(e公司)
 
4、深圳:对受疫情影响人群,住房按揭、信用卡等灵活调整还款计划
 
深圳人民银行、深圳外汇局制定出台《关于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个人、新市民群体等的金融服务。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及时优化信贷政策,对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金融机构可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对其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
 
5、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193家实体园区运营企业复工复产
 
记者从上海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了解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022年5月8日,已复工实体园区运营企业193家,复工后到岗人员7456人,84家企业经营规模恢复至正常水平的50%以上。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