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本土确诊病例最小年龄6个月 最大年龄90岁

2021-12-27 19:58 浏览:357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12月27日16时举行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一场,发布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省交通运输厅、中铁西安局集团、西部机场集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12月26日0-24时,陕西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2例。12月9日至12月2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1例。651例病例中,从性别年龄分布看,男性340例,女性311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6月龄,中位年龄36岁。职业分布看,涵盖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农民、学生、工人等人群。
西安本土确诊病例最小年龄6个月
 
西安本土确诊病例最小年龄6个月
 
1、陕西累计报告确诊651例!目前本土疫情仍处于胶着期,不排除出现一些点状暴发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12月27日16时举行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一场,发布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省交通运输厅、中铁西安局集团、西部机场集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会上通报,12月26日0时至24时,陕西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2例。12月9日至12月26日24时,陕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1例。
 
疫情情况
 
男性340例,女性311例 最大年龄90岁 最小6个月
 
12月26日0-24时,陕西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2例。12月9日至12月2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1例。651例病例中,从性别年龄分布看,男性340例,女性311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6月龄,中位年龄36岁。职业分布看,涵盖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农民、学生、工人等人群。
 
目前本土疫情仍处于胶着期 不排除会出现一些点状暴发
 
近一周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98例,其中12月26日新增152例,12月25日新增157例。目前,我省本土疫情仍处于胶着期,预计病例数在短时间内仍会处于持续状态,不排除会出现一些点状暴发。对于已经发生的点状暴发,我们已经快速采取了措施。随着各项封控措施的升级和落实,在广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下,我们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将社会面潜在风险降低。
 
疫情处置情况
 
疫情防控是我省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省上下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坚定信心、咬紧牙关,分秒必争、夜以继日,坚决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所有居民除按要求参加核酸采样外 均不出户、不聚集
 
一是采取严格的防外溢、控传播措施。以西安为重点加强风险地区管控,在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管控区及防范区采取分类管控措施,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西安市采取“非必要不离市”的措施,严格控制高速出口、两站一场的人员外流。12月27日零时起,进一步强化西安市疫情防控措施,所有居民除按要求参加核酸采样外,均不出户、不聚集。
 
西安市已完成4轮酸检测工作 第四轮检测累计采样1182.36万人
 
二是采取多轮核酸检测,尽可能快速筛出感染人员。西安市已完成4轮酸检测工作,第四轮检测累计采样1182.36万人,已全部完成检测,12月27日12时启动了新一轮核酸检测,最大限度发现社会面隐匿感染者。延安市已经开展区域核酸检测113.6万人次,咸阳市已经检测151.4万人次。
 
已完成137例本土病例的全基因测序 均与12月4日巴基斯坦入境航班 报告的境外输入病例高度同源
 
三是加大流调溯源力度,全力管控风险人群。在溯源方面,省疾控中心已完成137例本土病例的全基因测序,均与12月4日巴基斯坦入境航班报告的境外输入病例高度同源。在流调方面,各市,特别是西安市加大“三公融合”力度,一旦报告阳性病例,立即由公安部门牵头,公卫机构配合,工信部门后台支持,利用大数据手段研判行动轨迹,配合传统的面对面流调,快速精准锁定目标人群,加强工作衔接,加快病例流调速度,持续提高流调效率。目前全省管控密接16798人,次密接34291人。
 
四是集中省内专家力量,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腾空西安市胸科医院和西安市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用于收治新冠患者。紧急抽调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二附院、唐都医院、西安医学院一附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大兴医院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组建多支医疗队,会同西安市胸科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医疗救治。
 
下一步工作
 
目前全省疫情防控处于攻坚时期,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汇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对大中专院校采取 更加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
 
在西安市,根据新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果,动态调整管控政策和检测频次,加大聚集性疫情处置力度。对大中专院校采取更加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一旦出现疫情,建立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进驻学校,落实分区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清洁消毒等措施,严防疫情在校园聚集。同时继续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做好局部散发疫情处置 严防疫情继续扩散
 
在已发现病例的延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做好局部散发疫情处置,严防疫情继续扩散。在其他未发生疫情的地区,加强风险地区流入人员的排查追踪,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储备,全力防范疫情输入风险。
 
在此,再次呼吁广大群众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配合各项防控措施,真正做到足不出户,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如果有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尤其接到防疫人员电话时,要积极配合。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真正让城市、社区、街道“静”下来,让我们的小区、村、单元楼内“静”下来,我省疫情的形势才会快速好转。
 
交通方面:陕西暂停跨省班线229条占总数76%
 
截至12月26日晚,道路客运方面,全省暂停跨省班线229条、401辆车,分别占总数的76%和78%。有跨省班线的10个地市中,西安、咸阳、渭南、延安、汉中、商洛、韩城等7市已停运,宝鸡、榆林、安康等3市还有部分线路运行。市际班线中,西安、咸阳、延安、汉中、韩城等5市已停运。咸阳已暂停各县发往咸阳市区的客运班线,延安已暂停辖区所有客运班线。城市客运方面,西安公交车满载率控制在50%以内,管控区站点不停靠;咸阳公交车满载率控制在50%以内,暂停首末站位于管控区域内公交线路,中途站位于管控区域的,绕行或甩站运行;延安暂停城区所有公交。西安、咸阳、延安均暂停出租汽车跨市(县)营运。
 
12月9日至26日中铁西安局停运客车5845列
 
记者获悉,铁路旅客出行轨迹排查难度大,疫情防控环节多,任务重。一是严把车站进出关。加强西安市区西安、西安北、西安南、临潼、阎良、鄠邑、阿房宫7站进出站管控,严格购票乘车人员测温验码、48小时核酸证明查验。严格落实地方疫情防控规定,认真核对旅客所在单位或街道审批手续,防止不符合要求的旅客进站上车、出站入市。二是强化应急处置。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与感染者密接旅客及通过铁路中转来陕返陕入境旅客信息协查工作,累计提供协查信息24批6.8万条,移交入境旅客190起267人。三是合理停开客车。为防止疫情通过铁路外溢,分阶段对西安车站、西安北站始发客车实施停运,12月9日至26日,停运客车5845列。同时,保留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及延安、宝鸡、榆林等省内旅客列车,保证刚性出行需求。四是调整退票政策。12月23日零时起,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对12月22日24时前,已购乘车站为西安、西安北、西安南、阎良、鄠邑、阿房宫6个车站的各次列车有效车票,退票时均不收取退票手续费。五是统筹西安站改。加强西安站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施工疫情管理,组织参建单位昼夜轮替,立体平行作业,保证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工程不断档。
 
2、再攀新高峰!山东港口2021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稳居全球第一
 
记者从山东港口获悉,截至12月23日,山东港口2021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8%、8.1%,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整体竞争力再攀新高峰。
据介绍,山东港口2021年新增集装箱航线34条,其中外贸航线25条,航线总数累计达到317条,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累计开发建设内陆港26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72条,海铁联运量今年突破250万标箱,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同时,山东港口在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试运行,构建起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经济的立体智慧绿色港口集疏运新模式;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52.1自然箱/小时,第7次刷新装卸世界纪录;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连续六年获得马士基全球集装箱码头泊位效率排名第一,“套泊热接”作业模式愈加成熟,为船舶进出港节约时间505小时;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功落地日照港,装卸作业单箱综合能耗降低50%。
 
3、股票账户出借首例处罚来了:违规出借,账户主人被罚5万
 
上海证监局近日公布一份行政处罚,李某将自己的股票账户出借给他人炒股,涉案期间,李某账户有2791万元资金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他人,并由他人操作李某的账户进行交易。上海证监局认为,李某的上述行为构成新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五条所述违反规定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的行为。最终李某对罚款5万元。这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首例公开对出借自己股票账户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
 
4、即日起 到西安各大火车站进站乘车需持公函
 
即日起,从西安火车站、西安北站乘车离开西安的人员,除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一码通、政务码、行程码绿码外,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还需持单位出具的必要离开西安公函及主要负责人审批手续;其他人员还需持街道办、乡镇出具的公函及主要负责人审批手续。
 
5、宁吉喆:积极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实施好即将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纲要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就2022年经济工作表示,积极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在宏观政策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工具,实施好即将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纲要。在改革开放政策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打造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落实好今年即将进一步缩减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在结构政策方面,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区域政策方面,加大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工作力度。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