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号“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1月11日消息,河南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王新华倒在抗疫一线。

河南55岁医生猝死在抗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6日凌晨,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王新华,连续13个小时运转医护人员和核酸检测物资,因劳累过度,不幸离开了他亲爱的战友。55岁的他,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线,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1、“俺是党员,关键时刻得豁得出”
“太可惜了,王主任刚刚55岁就离开了我们。”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车辆班驾驶员牛威谈到王新华的离别痛心不已,“出车四通镇的任务原本是安排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分别驾车去,王主任考虑到我前段时间先后驾驶负压救护车支援扶沟、沈丘两县抗击疫情刚刚走出隔离点,想让我多休息下。没想到他这次挺身逆行竟成了我们的诀别。”
1月3日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下午3时许,正在家忙乎搬家事宜的王新华,接到医院“5时到四通镇执行排查疫情任务”通知后,放下手中的事,随即赶到医院,积极调配负压救护车、核酸检测物资等。
疫情面前无假日,生命面前无小事。王新华体谅到出车近一个月的牛威还没有和年幼的孩子见上面,便和120急救指挥中心车辆班另外一个驾驶员李汝良各自驾驶一辆负压救护车赶赴四通镇执行任务。同事们知道王新华最近家里比较忙,想让他先忙家里的事。他摆摆手说,大伙近段都很辛苦,和群众生命安危相比,家里再大的事也是小事。“俺是老党员,关键时刻就得豁得出”。
就这样,从1月3日下午5时到1月4日早晨7时,冒着寒风,王新华跟同事连续奋战13个小时。在四通镇3个行政村往返8次、往返医院和四通镇12次,转运50多名医务检测人员及防疫物资,确保了四通镇近3500名村民核酸检测任务圆满完成。
1月4日早晨,忙了一夜的王新华回到指定隔离点住所,稍微休息一会儿,上午11时10分接到通知,要求下午1点半再去四通镇执行核酸检测采样任务。王新华开始远程指挥调度车辆,准备防疫物资。下午2时,救护车由医院出发驶往四通镇,行至半路,接到上级指令,任务解除,所有人员原路返回医院作核酸检测,晚6时回到隔离点住所待命。
2、“等忙完这段事,再好好休息”
在隔离点住所的一段时间里,王新华为了了解120急救指挥中心运转情况,他人虽在隔离,但仍在不停联络,持续远程指挥,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期间,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车辆组的所有驾驶员几乎都接到了王新华打的电话,要他们汇报一下出车情况,并且嘱咐他们关键时刻一定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按照流程做好每一步。要注意自身防护,不可放松警惕、不可麻痹大意。
“有时候可能是天妒英才,我们工作负责的王大哥,怎么说走就走了。”接线班的马秀杰说,1月5日上午,在隔离点的王新华还给她打电话再三叮嘱,“因一个同事有事调班,替班一定要值好班。近阶段疫情反弹,接到发热病人的求救电话后,一定问清楚接诊住址,了解清楚是否为管控区或非管控区。若是管控区就要出负压车辆接诊。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出车可以往好处想,但要做最坏的打算,王主任做事一贯就是这么细致、认真”。
马秀杰及同事都知道王新华近段事务多,比较累,劝他多多休息,但他却说“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段时间尤为重要,等忙完这段时间,再好好休息休息”。1月6日凌晨,劳累过度的王新华出现心脏猝死,倒在了医院工作人员隔离点,离开了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
3、“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在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大厅,“时间就是生命,电话就是命令”,12个大字映入眼帘,格外醒目,这是王新华的口头禅,也是他对工作的态度、对急救工作最好的阐述。
王新华带领的120急救队伍由14人组成,分别负责本地120报警电话受理、院前急救医疗的指挥、120车辆的调度和紧急医疗救援,疫情防控期间还负责工作人员和防疫物资转运等工作。他常常说:“工作原因让我们更懂得时间对生命的意义。我们不仅要开好车,还要维护好车,车是工具,也是我们抢救生命争取时间的利器,我们要时时处在备战状态,要本领过硬,我要的是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只有我们准备足、考虑全、技术硬,才能更好地为急诊危重患者服务。我们争取几秒钟,临危的生命或许就能抢救过来了;否则,我们耽搁几秒钟,临危的生命或许就没了。”所以他对科室人员要求特别严格,对急救车辆的管理可谓是“苛刻”。他要求急救车辆时刻保证“四要原则”,即:车辆燃油要满、车上急救物资要全、车载设备运转要正常、车辆保养要及时。他说,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最大限度为伤员争取时间。
王新华带领的120急救队伍,37年来,接出诊从未出现因车辆故障或车载急救物资不足等问题耽误救治的事件。
4、“做事讲原则,勤俭节约须牢记”
王新华常说,做事要讲党性,做人要讲原则。
早年,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还有公务车辆时,和急救车辆一样,统一归120统一调度。每每有公事,他都主动加好油,事事安排得妥妥当当,若有人要私下用车,他就成了“铁面包公”,任何人免谈,包括他自己宁可坐出租、骑电车,也绝不公车私用。用他的话说,公车就该办公事。
疫情防控期间,他每次看到有人浪费疫情防护物品,就会给予制止,“口罩要按规定领取,不能私自多囤,新领取的口罩和防护服不使用要保存好,口罩再小也是疫情防控物资,口罩再便宜也是用钱买的,满足疫情防控需求的同时,咱们不能浪费。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论啥时候,都务必要牢记。”
“每次出车接发热病人,身着防护服的我们把病人送到医院发热门诊后,都要身着防护服在发热板房坐上三四个小时等病人检验结果出来,然后把病人送往隔离点或病房,返回对车辆进行消毒等一切工作做完后,才能脱下防护服喝口水。”李汝良说,他们在发热板房坐等病人三四个小时是不许脱换防护服的,“王主任对我们每个人要求特别严,他一再说防护服价格高,且数量有限,能为医院节省一套是一套,不允许浪费。”
危急关头,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是他们的付出与坚守才换来社会的安宁与和谐。“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价值” 。虽然年仅55岁的王新华带着未竟的抗疫、救护使命离开了,但他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可贵精神将激励他的战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护佑生命勇作贡献。
网友评论:
再胖的熊猫也要飞 :一线医护和基层防疫人员太辛苦了
瞪大眼睛_无欲无求 :致敬缅怀 但还是敲醒警钟吧,医务人员的待遇提高,工作分配的合理化,各类医疗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都应该开始在意了。
小仙女吖108 :能不能不要让一线人员连续超负荷工作,真的不想再看到悲剧发生!
壹念成墨 :死了就口头宣传,出事了就让医护背锅,钱也没多给几个,有、好笑,做好对人家家人的补偿才是正道
Word梦中似曾有BMW :不是死了就一路走好,不是死了就是一等功,烈士之类的!人家也有老小,家人也要生活!非得恶性循环,不是没条件对一线防疫天使好,非得这样弄!@人民日报
憨八驴 :这和厚葬薄养有什么区别,都是不良风气
layla紫翎 :真觉得这样累死医务人员不应该。当然感谢他们的奉献。
EG-邪恶的光B :哎,突发疫情也是有这样人手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快速支援反应的机制,还一个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的需求和作息时间的平衡也应该要多考虑了,人口老龄化对这个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有时间还是多保证下运动吧,老坐着其实不好的。
低调温柔谦虚的河东狮 :感恩英雄!希望一线的工作人员在保护我们大家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抱抱]你们身后也有家庭,有亲人
周柯宇要开心哦 :王医生一路走好 各位医护人员要注意休息
今天暴富发财了嘛 :讲当年我早知道劳动法不适合医学工作者的话我就不学医了,医院里007工作对于法律永远合法,只要我们奉献付出,真的太道德绑架了
风华V博 :自私的人,精致利己主义派,不要学医,免得自己一肚子牢骚,害己害人
海绵老_伯 :确实啊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少人借着疫情升官发财…有些当官的根本不做实事,从西安管控就能看出来
南国普拉达 :这个,人民日报有点不知所措
易柔绝绝子 :他不仅是他啊 他还有整个家庭 他是孩子的父亲 父母的心头肉啊
我用尽毕生精力去遇见你 :支持!
蜗牛背锅 :最烦的是一帮人打嘴炮,宣传也骂,不宣传也骂,总把别人当傻子,有打嘴炮的功夫不如去做个志愿者。